
作者:李芳 李毅
页数:123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214214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教材为“医药高等职业教育八壮其础课积却别教”一客却报《普通本(专)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基本要求和课程特点编写而成。教材以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培养为主线,将创新知识与创业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内容除绪论外涵盖了创新与创新思维、创新素养、创业觉识、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咨源与商业模式、企业创办、创业计划及实践等内容。本教材为书网融合教材,即纸质教材有机融合电子教材、教学配套资源(PPT、微课、视频、图片等)、题库系统、数字化教学服务(在线教学、在线作业、在线考试),使教学资源更加多样化、立体化。
本教材供高职高专医药类各专业使用
作者简介
李芳,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老师,教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高等数学等课程,教授方式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主持并完成省级科研课题四项,在研一项,其中两项获优秀等级。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论文获奖三项。连续五年被评为学校先进教育工作者。
目录
第一节 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
一、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启示
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三、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趋势
第二章 创新与创新思维
第一节 创新的内涵
一、创新的含义
二、创新的特征
三、创新的作用
第二节 创新的类型和模式
一、创新的类别
二、创新的模式
三、创新的过程
第三节 创新思维
一、创新思维的含义
二、创新思维的特点
三、创新思维的类型
四、创新思维的培养
第三章 创新素养
第一节 创新意识
一、创新意识的内涵
二、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
三、创新意识的类型
四、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二节 创新能力
一、创新能力的概念
二、创新能力的构成
三、创新能力的测评
第三节 创新方法
一、试错法
二、头脑风暴法
三、思维导图法
四、奥斯本检核表法
五、六顶思考帽法
第四章 创业常识
第一节 创业的核心要素
一、创业的涵义
二、创业的核心要素
三、创业的特征
第二节 创业分类与过程
一、创业的分类
二、创业的过程
第三节 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
一、创业机会的含义
二、创业机会的类型
三、创业机会的评估
四、创业风险
第四节 医学生创业环境及创业政策
一、医学生的创业环境
二、创业政策
第五章 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第一节 创业者
一、创业者的内涵
二、创业者的类型
三、创业者的特质
第二节 创业者的素质与能力
一、心理素质
二、技术能力
三、其他能力和素质
第三节 创业团队要素及组建
一、创业团队的内涵
二、创业团队的基本要素
三、创业团队的组建
第四节 创业团队的管理技巧
一、建设团队精神世界
二、团队创新开发管理方法
……
第六章 创业资源与商业模式
第七章 企业创办
第八章 创业计划及实践
参考文献
节选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医药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规划教材)》: 一、创新思维的含义 创新思维也被称为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产生具有社会意义的新成果的思维方式或思维活动。 1.狭义上的创新思维指的是对整个人类世界、对现有的事物而言,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具有重大价值的事物和理论。例如,解决医学难题的某个具有突破性的全新理论。这一层次的创新思维相对小众,只是少数精英的思维活动。 2.广义上的创新思维指的是相对个人而言,思考自己所不熟悉的问题,由于没有现成的思路可供套用,创新主体只好通过发散、聚合等方式,提出新办法的思维活动。从广义上看,凡是对某一具体的思维主体而言,能够提出新的、有意义的解决办法的思维方式或思维活动,都可以视为创新思维。它既存在于科学的重大发明中,也存在于日常生活问题的解决中,此时,每个人都有实现创新的可能性。 创新思维的实质是对不合时宜的现实事物进行否定性评价,促进事物的创造、更新、变革和发展的思维。它能突破常规思维的障碍,以非常规的方法、视角去分析特定的问题,提出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有价值的成果。所以,创新思维并非少数发明家或天才人物专有的素质,而是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可具备的思维方式。 二、创新思维的特点 创新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态,同常规思维相比较,创新思维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独创性创新思维的独创性,又被称为新颖性、唯一性,指的是思维活动独立于他人思维成果的思维模式,它没有现成的套路可搬,甚至尚无规律可循,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首创性,必须要打破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约束,用与众不同的、前所未有的新角度分析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独创性强调的是思维的个体差异性。具体而言,创新思维的独创性,即创新主体在进行独立思考时,能提出具有新颖性的、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并且能够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促成创新成果。强调思维的个体差异性,则无法丢弃“独特创造”的核心内涵,因此,独创性是创新思维的首要特点。 2.开阔性创新思维的开阔性,也被称为开放性,指的是思维活动有多领域、多层次、多方面等开阔空间。此时,思维不再是逻辑实证的、单一的、平面的活动,而是扩充到各种领域、多种层次、全方位的深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完善的全新认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成果。 对于某一个问题,常规思维的思路比较少,思维所涉及的范围也较狭窄,往往只能给出相对固定的解决方式。而创新思维能够打开思路,在广泛的领域内寻找到新的突破点,最终实现创新。 3.灵活性创新思维的灵活性,也称变通性,即灵活地应用各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在进行创新思维活动时,没有现成的套路可搬,人们需要转换思路,独辟蹊径。所以思路的迅速变化、思维领域的灵活转移是十分必要的。 灵活性是思维发散的关键。大学生创新创业道路上的阻碍,往往表现为各种“不可能”的难题。例如,当产生了创业的想法而又缺乏启动资金时,不少大学生就选择了放弃,在他们看来,没钱是“不可能”创业的。此时,创新主体的思维发生了中断,思维任务无法继续下去,创业遇到瓶颈、危机重重。只有灵活地发散思维,继续寻找问题的解决路径,才能突破瓶颈,重获生机。 4.风险性创新思维的风险性,指的是创新思维活动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可能面临失败的结局。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意味着创新思维的实施过程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同时,实施创新思维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这种不确定性也构成了创新思维活动的风险。 创新思维的风险性,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①主观顶判错误、操作不当的风险。对革新创造而言,成功往往源自正确的预判,反之,失败则是预判错误留下的祸根。②外部不利环境的阻挠。创新思维活动是探索未知的活动,它往往需要对传统、偏见发起进攻,这无疑会遭到传统势力、现行权威、现实生活中的偏见等外部因素的反攻,导致受阻或失败。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应该注意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5.综合性创新思维的综合性,也称概括性,指的是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各个部分,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过程。创新是综合意义上的创新,创新思维本质上是辩证综合的过程。任何创新创业活动,都需要综合分析创新创业环境、综合利用他人的思维成果,在前人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 创新思维的综合性,表现为三种思维能力:①总结智慧。表现为善于总结他人的智慧,丢弃其中不合理的成分、突出其精华成分,集各家所长,形成具有独创性的新智慧。②统摄信息。表现为在实施创新思维活动的过程中,将获取的大量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地概括整理,形成能准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③辩证分析。辩证分析是创新思维具有综合性的前提,任何综合都是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只有辩证地分析事物的不同方面.才能全面地、动态地进行综合,形成切合实际的新认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