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德性之源:儒家心性论德育价值研究

封面

作者:张艳清

页数:226

出版社: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199069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心性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论之一,德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精髓。儒家心性论就是围绕育德的问题而形成的集伦理学、人性论和修养论为一体的道德哲学体系。这一思想体系,在历史上为德育提供本体依据和满足个体内在需要的价值来源,为德育提供遵循心理规律和情感规律的理论基础,这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共分为五部分,分别论述了儒家心性论的历史演变、儒家心性论的理论特征、儒家心性论与理想人格塑造、儒家心性论与修心育德、儒家心性论的当代德育价值,呈现了儒家心性论具有的德育心理价值、德育本体价值、人格教育价值,有利于构筑人们内在精神生活的根基。

作者简介

张艳清,首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传统哲学”等课程。主持省部级北京市等各级课题多项,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发表C刊核心期刊论文多篇。

本书特色

深入挖掘儒家心性论的德育价值,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目录

第一章 儒家心性论的历史演变

一、儒家心、性的内涵

(一)儒家对心、性的诠释

(二)儒释道对心、性的不同理解

二、先秦时期心性论

(一)孔子的心性理论

(二)孟子的心性理论

(三)荀子的心性理论

三、宋明时期心性论

(一)周敦颐的心性学说

(二)二程的心性学说

(三)朱熹的心性学说

(四)王阳明的心性学说

四、现代新儒学的心性论

(一)梁漱溟

(二)冯友兰

五、儒家心性论的当代价值

(一)内圣的人格建构与外王的价值理想的统一

(二)道德的形上追求与实践特质的统一

第二章 儒家心性论的理论特征

一、道德主体性

(一)排除鬼神的主宰

(二)人为天地中最贵者

(三)倡导独立道德意志

二、内在超越性

(一)内在超越性的本根:人是目的

(二)内在超越性的萌发:心为主宰

(三)内在超越性的实现:从心所欲

三、道德自我

(一)德性是自由理想人格的核心

(二)自主是自由理想人格的特征

四、道德思维

(一)道德与道德思维

(二)儒家心性论的道德思维特征

第三章 儒家心性论与理想人格塑造

一、人格与理想人格

(一)人格

(二)理想人格

二、儒家的理想人格教育思想

(一)儒家理想人格的历史溯源及演变

(二)儒家理想人格的设计

三、儒家心性论与君子人格培育

(一)君子人格

(二)儒家心性论与君子人格的关系

(三)君子人格的当代德育价值

第四章 儒家心性论与修心育德

一、尊德性,培育道德自我

(一)立志

(二)虚己

(三)存心

(四)培育道德自我:修心育德之基

二、道问学,提升道德认识

(一)学习目标:为己之学

(二)学习境界:孔颜乐处

(三)学习方法:守约博涉

(四)提升道德认识:矫思以为矢

三、变化气质,付诸道德实践

(一)果行育德

(二)变化气质

(三)事上磨炼

(四)内省慎独

(五)强调道德践履:以理御欲,积极进取

四、去遮蔽,追求崇高境界

(一)拾阶而上,追寻圣人

(二)“为己”立人,崇尚美德

第五章 儒家心性论与当代德育实践

一、当代道德教育的境界之维

(一)觉解与意义

(二)存与屯生存

二、当代道德教育的信仰之维

(一)信仰与道德信仰

(二)生活世界的价值引领

三、当代道德教育的超越之维

(一)内在超越的德育智慧

(二)内在超越的实践走向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德性之源:儒家心性论德育价值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53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