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曾荣著
页数:202页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6714119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位老科研工作者三十多年对如何做好的科研工作的摸索、践行以及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 —— 非线性系统研究分三阶段所做的回顾与总结。全书共分四章和一个附录。第一章介绍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 结合实际科学问题的应用数学研究方向所走过的历程。第二章介绍作者以其研究经历是如何逐步理解这个研究方向的。第三章介绍作者现在对该研究方向的理解并提出如何发展该研究方向的几个问题。第四章介绍作者根据所积累的一些具体研究问题, 认为这些问题有可能用研究方向做出创新工作。附录收录了作者对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些思考。
作者简介
刘曾荣 · 著
刘曾荣,上海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应用数学专业和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专业两个方向的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系统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和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目录
开场白
序言
第一章 研究方向的回顾
第一节 弱非线性阶段的回顾
第二节 研究方向的杰出代表——林家翘院士
第三节 近代低维非线性系统研究
第四节 高维非线性系统研究的分析
第五节 钱学森院士和巨系统概念
第二章 我的科研经历和研究方向
第一节 中、小学的求学经历
第二节 本科、研究生求学经历
第三节 大同十年
第四节 研究方向上的初探:混沌研究
第五节 研究方向上的深化: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
第六节 研究方向上创新的尝试:复杂系统与系统生物学
第七节 传播研究方向的思想:发挥余热
第八节 几点启示
第三章 研究方向上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 科学素质和数学基础
第二节 研究团队的建设
第三节 研究生培养
第四章 研究方向上几个可研究的问题
第一节 生物节律的动力学研究
第二节 生物分子的定点和定时控制
第三节 生物系统的适应性与敏感性
第四节 生态网络行为与网络结构关系
第五节 再议复杂系统的应用数学研究方法
第五章 杂文
挑战
从“动力学”谈起
因果关系与关联性影响
写在建议前
机遇与执着
父亲
母亲
说说我的“美食”观
附录一 百年林家翘
附录二 钱学森:中国大学为何创新力不足
附录三 【2013诺贝尔奖】生理学奖深度解读:囊泡运输,细胞的“物流系统”
附录四 2013年诺奖解读
附录五 Defining Network Topologies that Can Achieve Biochemical Adaptation
附录六 Higher-order Interactions Stabilize Dynamics in Competitive Network Models
附录七 采访刘曾荣录音整理稿
序言
第一章 研究方向的回顾
第一节 弱非线性阶段的回顾
第二节 研究方向的杰出代表——林家翘院士
第三节 近代低维非线性系统研究
第四节 高维非线性系统研究的分析
第五节 钱学森院士和巨系统概念
第二章 我的科研经历和研究方向
第一节 中、小学的求学经历
第二节 本科、研究生求学经历
第三节 大同十年
第四节 研究方向上的初探:混沌研究
第五节 研究方向上的深化: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
第六节 研究方向上创新的尝试:复杂系统与系统生物学
第七节 传播研究方向的思想:发挥余热
第八节 几点启示
第三章 研究方向上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 科学素质和数学基础
第二节 研究团队的建设
第三节 研究生培养
第四章 研究方向上几个可研究的问题
第一节 生物节律的动力学研究
第二节 生物分子的定点和定时控制
第三节 生物系统的适应性与敏感性
第四节 生态网络行为与网络结构关系
第五节 再议复杂系统的应用数学研究方法
第五章 杂文
挑战
从“动力学”谈起
因果关系与关联性影响
写在建议前
机遇与执着
父亲
母亲
说说我的“美食”观
附录一 百年林家翘
附录二 钱学森:中国大学为何创新力不足
附录三 【2013诺贝尔奖】生理学奖深度解读:囊泡运输,细胞的“物流系统”
附录四 2013年诺奖解读
附录五 Defining Network Topologies that Can Achieve Biochemical Adaptation
附录六 Higher-order Interactions Stabilize Dynamics in Competitive Network Models
附录七 采访刘曾荣录音整理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