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思想政治研究认知问题研究

封面

作者:屈陆

页数:29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2037794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精神生产”活动。其过程是人们获得并发展个体与社会关系的认知功能,并通过相应行为的形成与社会构成一定关系的过程。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性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与教育对象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效果密切相关。在当前多元、开放的时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充分利用认知科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相关成果,遵循脑科学和脑活动规律,有效实现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学”“真懂”“真信”,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不仅关涉个体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发展走向,也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本研究主要从梳理古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相关思想、明晰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基本内涵、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基础、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形成、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优化对策、展望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研究的发展等几个方面展开。总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极具复杂性。随着认知科学相关领域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的整合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将能更好地推动人们自觉学习、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的研究这一学术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简介

屈陆,男,教授,博士,中共党员,成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高等教育研究,先后在《思想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学术论坛》《思想理论教育》《理论与改革》等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省厅级科研项目6项,主持、参与省级和校级教改项目4项,主编、参编著作和教材等共计4部。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

本书特色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精神生产”活动。其过程是人们获得并发展个体与社会关系的认知功能,并通过相应行为的形成与社会构成一定关系的过程。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性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与教育对象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效果密切相关。在当前多元、开放的时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充分利用认知科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相关成果,遵循脑科学和脑活动规律,有效实现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学”“真懂”“真信”,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不仅关涉个体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发展走向,也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本研究主要从梳理古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相关思想、明晰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基本内涵、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基础、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形成、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优化对策、展望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研究的发展等几个方面展开。总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极具复杂性。随着认知科学相关领域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的整合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将能更好地推动人们自觉学习、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的研究这一学术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研究的价值
一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新特点需要加强认知
研究
二 “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起点范畴地位需要加强
认知研究
三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科学化水平需要加强认知
研究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概念界定
一 认知的基本含义
二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内涵
三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相关概念辨析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关借鉴
第一节 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的相关理论与
借鉴
一 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相关理论
二 我国古代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主要经验
第二节 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的相关理论与
借鉴
一 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相关理论
二 西方国家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主要经验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的相关理论与
借鉴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认知相关理论
二 中国共产党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主要经验
第四节 认知科学与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一 现代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
二 社会认知相关理论
三 具身认知相关理论
四 认知神经科学相关理论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本质、特征、分类和层次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本质
一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是主体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从物
转化为观念的信息加工过程
二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是主体出于政治社会化需要而进行的
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
三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是主体以“实践一精神”方式把握
世界的具身认知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特征
一 认知基础的前提性和根本性
二 认知系统的整体性和复杂性
三 认知内容的价值性和意识形态性
四 认知过程的自为性和阶段性
五 认知目标的知行统一性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分类
一 外显认知与内隐认知
二 事实认知与价值认知
三 个体认知与群体认知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层次
一 信息层次
二观念层次
三 信念层次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基础
第一节 人脑的实体结构和机能建构
第二节 主体的认知结构
一 认知要素
二 非认知要素
第三节 主体的实践经验
一 教育经历
二意识经验
三社会交往
第四节 认知客体与中介因素
一 认知对象的价值以及与主体的利益关系
二 教育者的影响力
第五节 认知环境与情境因素
一 社会政治经济环境
二 文化环境与社会思潮
三 历史传统与民族心理
四 社会群体与人际环境
五 日常生活中的认知场景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形成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形成的基本矛盾
一 主流政治文化认知导向与多元化认知倾向的矛盾
二 意识形态灌输原则与个体意识“至上性”的矛盾
三 传统思想政治文化传播方式与新形势下主体认知接受
特点之间的矛盾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形成的基本规律
一 需要驱动与内在决定律
二 实践反映与社会互动律
三 阶段发展与整体发展律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形成的主要机制
一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形成的社会信息加工机制
二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形成的具身认知机制
三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形成的社会建构机制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形成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二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发展中的“直觉顿悟”现象
三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发展中的“知识论”倾向
第五章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主体认知发展的现状探析
第一节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主体认知发展的主要
做法
一 学校教育中推动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主要
工作
二 社会大众教育中推动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主要
1本现
三 党员干部教育中推动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主要
措施
第二节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推动主体认知发展的主要问题
及原因分析
一 思想政治教育对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现实和个体需求
研究不够、把握不足,无法充分适应信息化时代个体
思想认知发展的需要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感染力、亲和力不足,主体
由熟知向深知和真知的转化困难
三 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脱节问题较为突出,主体知行分离
倾向明显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优化
第一节 唤起主体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理性自觉,激发认知
需求
一 合理引导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意识
二 发挥情感教育的先导作用
三 引导主体观念建构的自由选择性
第二节 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造认知环境
一 整合不同类别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资源
二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三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社会心理环境
第三节 加强信息传播和舆论宣传,把握认知导向
一 强化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机制
二 加强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认知引导
三 以群体环境建设推动信息传播和舆论宣传
第四节 强化理论、实践和方法论教育,提高认知能力
一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二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三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教育
第五节 增强主体对人与社会的和谐认知,促进认知
协调
一 促进个体的自我认知协调
二 促进个体与外界环境的认知协调
三 消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偏差和盲目偏见
第六节 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认知
发展
一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促进认知发展
二 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促进认知发展
三 在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及与其他意识形态的
对话发展中促进认知发展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研究展望
第一节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困境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研究的主要范式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范式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身认知研究范式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认知研究范式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研究的局限与发展
一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二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研究的未来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思想政治研究认知问题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44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