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洪斌
页数:22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0101451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张洪彬、张澍军编著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志愿精神问题研究》以志愿精神的道德信念、伦理规范为基本视野,系统阐述志愿精神问题。全书分为六章,分别阐述志愿精神的本体解读、历史溯源、价值诉求、时代境遇、实践机制、培育研究等。具体考察了志愿精神的源流演进、本质内涵,提出志愿精神是一种可分享的参与式的精神形式,是人人可参与和分享的人生价值的道德实践,其核心体现为“互助互爱”的生命伦理意识与人道主义信仰,其生发和延续的基础是给予性与创造性生活的自为机制。在道德的层面,志愿精神体现为一种德性精神;在实践的层面,志愿精神体现为一种实践精神;在价值的层面,志愿精神则体现为一种价值诉求。志愿精神的外化和表达,就是志愿精神的实践过程,是志愿者道德境界的外在涌现。志愿服务的实施,是志愿精神自身价值的现实反映。践行志愿精神,需要在个人、社会、国家等多个层面和多个方面培育志愿文化。
作者简介
张洪彬,1968年生,吉林抚松人,法学博士。曾在高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参加教育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曾任共青团长春市委副书记,参与全市青年志愿者管理工作。现为长春市政府机关干部。先后在《思想教育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报刊杂志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参与策划、主编《青春无季》等著作4部。
本书特色
张洪彬、张澍军编著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志愿精神问题研究》试图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志愿精神的理论分析和个案研究,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志愿精神的概念与内涵,志愿精神的理论依据及其逻辑起点,志愿精神的特征与价值诉求,志愿精神的历史沿革,志愿精神的实施途径等,从而对志愿精神的一些基本理论给出自己的解答,以期为志愿精神在我国的弘扬光大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石与实践模式。
目录
第一章志愿精神的本体解读
一、志愿精神的含义
二、志愿精神的内容
三、志愿精神的特征
第二章志愿精神的历史溯源
一、西方志愿精神的历史溯源
二、中国志愿精神的历史溯源
三、中西方传统志愿精神之比较
第三章志愿精神的价值诉求
一、德性生活的基础
二、志愿精神的作用
三、幸福人生的期盼
四、个人价值的实现
第四章志愿精神的时代境遇
一、中国志愿精神兴起的时代背景
二、当代中国志愿精神的实践状况
三、中国志愿精神发展的总体趋向
第五章志愿精神的实践机制
一、实践目的——回归本意生活
二、实践基础——文化观照与本土培育
三、实践原则——德性、自由与幸福
四、实践策略——资源多元化整合
第六章志愿精神的培育研究
一、志愿精神培育的必要性与价值
二、志愿精神培育的具体实现途径
三、志愿精神培育的方向性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