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方秀梅 主编
页数:242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2061603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让阅读闪耀个性的光辉: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探索和实践》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教师、学生、家长三个角度,构建科学性、普及性、操作性较强的小学生个性化阅读培养的模式、途径、方法等,从而培养小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目录
第一节 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构想
第二节 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
第三节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经验和反思
第四节 班级个性化阅读文化的构建
第五节 个性化阅读对师生成长的意义
第六节 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索
第七节 师生共读
第二部分 个性化阅读教学——学生篇
第一节 个性化阅读伴我成长
第二节 个性化阅读对学生性格塑造的影响
第三节 个性化阅读活动中学生阅读个性的培养
第四节 个性化阅读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第五节 亲子共读在个性化阅读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 个性化阅读教学——家长篇
第一节 个性化阅读对家长成长的作用
第二节 个性化阅读教学在和谐家庭建设中的作用
第三节 个性化阅读对家长育儿能力提升的作用
第四节 家长如何亲子共读
节选
《让阅读闪耀个性的光辉: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作为一名从教22年的数学教师,我深刻体会到数学阅读的意义和重要性。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总是结合寿光市“五会课堂”要求,从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做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从讲故事人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年级小学生识字量少,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利用每天课前5分种的微课程时间给他们讲一个数学小故事,引导他们认真听,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的内容,这样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训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应结合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模式展开。在情境中,学生可以通过数学阅读,寻找数学信息,从而提出并解决问题。课堂上,我从读懂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情境图做起,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读图),做到有序地看,并找到有关的数学信息。我还充分利用《行知天下》的“智慧阅读”“数学氧吧”等栏目,先由我讲给学生听,然后,鼓励学生回家进行亲子阅读,尝试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并在第二天的5分钟微课程时讲给同学们听,同学们跃跃欲试,班内掀起讲数学故事的热潮。有一次,平时很腼腆、也不太爱说话的晓琳大胆地举起了小手,她为大家绘声绘色地讲了《谁的脚最多》的故事,同学们个个听得津津有味,故事的最后,她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蜈蚣有多少只脚吗?”引发了同学们激烈的争论,我适时地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可以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明天交流答案并让晓琳揭秘。接着我说:“大家觉得晓琳的故事讲得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一个同学说:“她讲的数学故事很有趣,我很喜欢听!”另一个同学说:“她还提了一个很好的数学问题,让我们再去阅读找到答案。”瞧!孩子们多么会听,多么会点评呀!就这样,他们个个乐此不疲,不知不觉中阅读兴趣也提高了。 其次,从读数学绘本做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到了二三年级,随着学生的识字量增大,我鼓励学生读一些数学绘本。我会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看的数学绘本和数学游戏书,如《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揭秘度量衡》《走进奇妙的几何世界》等,学生读后,我利用微课程时间组织学生交流一下阅读的感受与收获,并及时评价,我适时点拨提升,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 另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无论信息量有多大,我总是结合“五会课堂”,培养学生从会看题目要求、读懂题意做起,比如谁在做一件什么事?怎么做?结果怎样?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引导学生边看边想,读懂题意。学会看关键信息,筛选有用的数学信息,会找隐藏的数学信息,知道信息的背后在告诉我们什么,培养学生边读边圈画关键信息,做到“做题留痕”,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学会阅读,提升阅读能力。记得六年级我们遇到一个问题:“北京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只有144厘米,现代人成年女子的平均身高比北京人成年女子的平均身高高1/8,现代人成年女子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有的同学一遇到信息量大的题目,就发懵,不知道题目说了什么意思。我让同学们先不着急解决问题,先阅读,读懂了,再行动,可以用画线段图的办法帮助他们分析数量关系。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但仍有同学紧锁眉头,我便引导学生再次阅读信息:说一说题目中有几个量?(两个)哪几个量?(北京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现代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它们有怎样的关系?(现代人成年女子的平均身高比北京人成年女子的平均身高高1/8)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在和谁做比较?(北京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和现代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结果怎样?(高1/8)高谁的1/87你能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吗?我引导学生这样边读边想,同时在题目中圈画出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学会用声音提醒,做到边看边想。在利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时,也是引导学生阅读,看出数的特点和算式的结构特点,做到一看二想三算,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数学阅读不等同于语文阅读,我注意选取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体验,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做到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学会分析,从而理清关系,解决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