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论语》智慧赏析

封面

作者:张艳国 著

页数:39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01022195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该书从《论语》的语录体风格出发,采取逐段解析的方式,提炼各篇主题,予以凝练概括,拟就的一些小标题,不失原义,又用语鲜活,富于时代性和感染力。书稿打通时空隧道、连接古与今,多用笔墨于孔门师徒言说的时代条件,又指出这些言说在此后的历史长河中如何“常释常新”,通过“与古人对话”,发现先哲的现代启示,作者还将自己的研究心得融入篇什,如关于“三月不知肉味”“久矣不复梦见周公”“老而学《易》”等段落的分析,入情入理,展示了新的学术视角。采用释读古籍的一般模式(原文+注释+译文),而是立足于原文本意开掘,把原文所蕴智慧提炼出来,分别作专题式申发,体现一种学术张力。读者在展阅《论语》原文之际,参酌张君评析,引动感悟与思维,或能别有会心。

作者简介

张艳国,男,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联合导师,教育部历史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委。1981—1988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中国古代史硕士学位;1998—2001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史学博士学位;2001—2003年师从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文化创新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研究”(项目批号:18AKS01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口银行工会与地方社会研究(1920——1938)”(13BZS052)等课题二十余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儒藏》精华本”(04﹠ZD041)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 “《儒藏》整理与研究”(03﹠JZD008)子课题负责人;在《中国社会科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发表论文两百余篇;著有《思想文化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儒藏精华编》第197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奖、教育部高校出版社优秀著作出版奖一等奖、江西省及部级优秀社科成果一、二、三等奖二十余项。

目录


序言 体悟中华元典精义
前言 《论语》是一本什么书
学而篇第一
孔子不是一个一味以说教为己任的道德家,而是一位主张和鼓励“知
行合一”的教育家
为政篇第二
孔子强调德政与德治。道德是政治的基础,道德是榜样力量,可以
影响社会政治风尚
八佾篇第三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在国家的危急关头,他满怀忧患
但不乏重振民族雄风的志气
里仁篇第四
孔子认为,君子与一般的人不同,他善于拿起道德自律的武器,进
行自我剖析,不断提高自我觉悟
公冶长篇第五
在孔子看来,道德修养是做人必不可少的东西,是人的内在素质;
学习是形成美德的十分重要的渠道和方法
雍也篇第六
孔子强调学以致用,通过学习不断增长智慧,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
能力。孔子认为,中庸既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又是一种处世的高超
技巧和应变艺术
述而篇第七
孔子强调仁德和仁道,宣扬“求仁得仁”的思想,主张人的修养、
志趣和能力合而为一,一以贯之
泰伯篇第八
孔子重学,将学习、求学和治学看成是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学习和
求知是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人生的力量源泉
子罕篇第九
孔子做人做事,体现出很强的原则性和韧性;孔子弘扬自强不息、
锲而不舍的顽强拼搏精神,主张止止进往,反对功亏一篑,表彰自强不
息的精神和实践
乡党篇第十
孔子的生活习惯是健康的,饮食起居是科学的。孔子关于健康生活
的态度、行为,给人以健康生活的指引
先进篇第十一
孔子鼓励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远大志向,努力做到
学以致用。这些思想,并不因为时代的变迁、时间的久远而失其光芒
仍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颜渊篇第十二
孔子重视政治家的道德魅力和人格力量,强调“居之不倦,行之以
忠”。孔子重视社会风尚的影响作用,认为社会风尚是上行下效的结果
子路篇第十三
孔子要求政治家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精辟地论述了
言兴邦”“一言丧邦”的道理,千百年来,在历代政治家的心中,产生了
强烈的震撼力
宪问篇第十四
孔子重视自身素养和技能的提高。他认为,最担忧的不是人家不知
道自己,而是自己没有努力;自己有了修养和能力,不仅有益于自身提
高,而且有利于“安人”,进而“安百姓”,真正做到“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孔子认为,君王推行仁道,足以赢得天下;大臣推行仁道,足以治
理百姓。忠信笃敬是仁德的重要内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季氏篇第十六
孔子对于治国,对于学习,对于交友,对于日常生活,都有严肃诚
恳的训诫。孔子的这些教诲,被体现在社会各种角色的言行举止当中
体现出极强的思想魅力
阳货篇第十七
孔子认为,一个人积累美德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但是最重要的则是
学诗、习礼、爱乐。一个人立足于社会,一定要注重道德修养,注重品
德培养
微子篇第十八
孔子认为,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不以自己对于社会
的理解、对于人生的设计而强加于人,是非对错,留待后人评说
子张篇第十九
子贡式赤诚为后世儒家建构起一套价值范式,使其可以为之奋斗终
老,至死不渝。这就是孔子思想及其儒家文化的感召力
尧曰篇第二十
孔子思想与中国文化是一种承继道统、继往开来的关系。社会之所
以能够建立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体系,就在于做人有管总的要求可
供依循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论语》智慧赏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14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