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天俊 著
页数:27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10018898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从生存的观点看,许多哲学问题的性质和意义会变样。生存既朴素又繁难。限时生存的个人在社会、历史、真理面前究竟有何价值?哲学介入生存之际催生何种景观和难题?哲学言说在何种意义上必定是一类修辞?修辞又如何关涉生存教化?问号总像是对答案的预订,答案却未必如期到来。哲学的自信本身就需要批判。哲学的一个可能的可敬之处乃是对自己的拆解,这种拆解往往周期性地供奉到哲学的祭坛上,有如迷雾中吹来几缕清风。它并不毁弃哲学,而是毁弃哲学的某些幻想和自欺。
作者简介
马天俊,黑龙江双鸭山人,哲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年少好奇,对哲学萌生兴趣。1987年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哲学学士、硕士学位,留系任教,又获博士学位,兴趣变成了职业。为学方知愚鲁,常陷困顿之中。主要研究领域是知识论、形而上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思想。主要心得是对真理持生存论理解,对形而上学持意识形态理解;求真偏多惑,试辟哲学修辞研究的进路,开展哲学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
本书特色
从生存的观点看,看什么?看人,看哲学,也看生存本身。
目录
第一章 个体的命运…………………………………………………………….1
权威……………………………………………………………………….1
抗争……………………………………………………………………….13
后人……………………………………………………………………….26
真理……………………………………………………………………….37
第二章 哲学的生存…………………………………………………………….53
奢侈的希腊人………………………………………………………………..53
诡谲的哲学家………………………………………………………………..65
不死的形上学………………………………………………………………..71
焦虑的哲学观………………………………………………………………..83
第三章 生存的哲学…………………………………………………………….88
低与高……………………………………………………………………..88
乌托邦……………………………………………………………………..95
进步与完满………………………………………………………………….103
灭亡与永续………………………………………………………………….112
理性与美德………………………………………………………………….122
生存的悲剧………………………………………………………………….131
第四章 言说的透视…………………………………………………………….150
重估修辞学………………………………………………………………….150
形上学修辞………………………………………………………………….160
知识论修辞………………………………………………………………….167
历史观修辞………………………………………………………………….177
我们的修辞………………………………………………………………….190
数学的修辞………………………………………………………………….205
哲学的隐喻………………………………………………………………….213
第五章 道路的歧异…………………………………………………………….248
中国与西方………………………………………………………………….248
事实与价值………………………………………………………………….260
节选
柏拉图的哲学学校据说有一个入学条件:不懂几何者莫入。哲学和几何居然能有关系?也许二者没有太多关系,但至少,它们都是奢侈——希腊式的奢侈。古代的著名文明圈都有几何知识,埃及人懂几何知识可能比较早,也比较多。这或许与尼罗河的泛滥有关。尼罗河水季节性泛滥,对土壤进行天然施肥,但河水没有所有权意识,根本不知道什么地界,施肥的时候连地界也冲光了。埃及人为重划地界,很早就会利用土地形状进行计算。如直角三角形三边特定的关系,他们早就知道。埃及人似乎以仅仅使用这些特殊关系为满足,没有感到惊奇。后起的希腊人向埃及人学了许多,也包括几何知识。然而他们惊奇了。在实用之外,希腊人问:为什么这些关系居然是这样?在实用之外追问为什么,即使得了答案,实用还是实用,不会加增什么。在实用之外追问为什么,从实用的角度市面上,就是奢侈。奢侈有奢侈的结果。埃及人有几何知识,但希腊人有几何学。几何学何以是奢侈之物?这要从别致的几何证明来理解。对于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特定关系,可设想如下确证方案:方案一,这种关系之所以是真的,是因为我爸爸说这是真的。——诉诸权威。方案二,这种关系之所以是真的,是因为古往今来的人们都是这样看的。——诉诸传统。方案三,这种关系之所以是真的,是因为我相信这是真的。——诉诸信念。即使一个初中学生也知道,这三个方案没有一个称得上是几何学的证明。然而,权威不是颇有价值的么。生活如此复杂,事事亲知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可能简单一点的古代生活,事事亲知也是不可能的。可是不能亲和的事情,却是要面临和解决的。于是,对权威的诉诸就不可或缺。用化妆品吗?出国吗?投资吗?离婚吗?……没有人是所有方面的行家,要解决问题,只有依靠术业有专攻的权威。传统不也是颇有价值的么。有了传统,许多行为都变成了下意识的习惯动作。没有习惯,人是做不了几件事的,可能也活不了许久。威廉??詹姆士说:“假如一件事情做了几回之后,并不变成更容易,假如每回再做还要本人的意识细心指挥,那么,一生的活动全部可以只限于一两件行为;人虽然长大,却毫不能有进步:这是显而易见的。一个人也许整天总在穿衣脱衣,他身体的姿态就要消耗他的注意和能力的全部;每回洗手,每回扣钮子,在他都要象第一次尝试的小孩那么困难,而且这些小事情就会把他弄得筋疲力尽。试想想,教小孩站立多么费力,小孩自己要努力多少次才学得会,再想想他最后会站以后,毫不觉得费力,多么容易。为什么呢?因为习得的机械的动作比较不疲劳;本人明白觉得发于意志的努力,不久就会使人精疲力竭。” 人如把传统习惯扔了,用不了一会就会累死了。如果做什么我们都要判别一会儿才行动,那就离行动过于遥远了。信念不也是颇有价值的么。信念为生活提供了巨大帮助。世界是瞬息万变的。我们准备明天开运动会,明天太阳会升起来吗?明年我要到美国去,明年美国还在吗?我还在吗?生活要有安排,哪怕是下一瞬间的安排,都需要信念的支持,尽管最根本的信念往往是不自觉的。就是这些十分重要又有用的东西,在几何学证明中,都在禁止之列。几何学允许使用的证明方式,就是用概念、定义、公理、已知的定理、题目给定的条件,进行推论。这是一种奢侈的智力追求。当然,权威可能是冒牌的,传统可能是愚昧的,信念可能是虚妄的。而规定程式的几何学证明,却有接近永恒真实的希望,有一劳永逸的可能性。所以,几何学的奢侈,也可以说是以最大胆的知识经济动机为支撑的。所有这些证明上的奇异要求,还不是最奇异的。最奇异的,是几何学所谈的东西,不是这个世界上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