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春声著
页数:244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1011387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华南地域社会,民间信仰及其与乡村的关系,往往深刻地反映了地方文化资源和权力结构的历史变迁与存在实态。本书收录作者近二十年完成的9篇专题,重点研究明清时期华南地区若干重要信仰形态(包括三山国王、双忠公、大峰祖师、义民、妈祖)发展演变及其所反映的地域社会历史变迁过程。试图揭示,在相对“边缘”地区的百姓,逐步接受来自“中原”的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民间神信仰与乡村社会的复杂关系,以及这种关系近百余年来在地方社会近代化背景下的演变。另收代序、附录,共3篇。交代作者从事相关研究的旨趣、学术心得,以及数十年教学与研究的经历与创见。
本书特色
在华南地域社会,民间信仰及其与乡村的关系,往往深刻地反映了地方文化资源和权力结构的历史变迁与存在实态。本书收录作者近二十年完成的9篇专题,重点研究明清时期华南地区若干重要信仰形态(包括三山国王、双忠公、大峰祖师、义民、妈祖)发展演变及其所反映的地域社会历史变迁过程。试图揭示,在相对“边缘”地区的百姓,逐步接受来自“中原”的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民间神信仰与乡村社会的复杂关系,以及这种关系近百余年来在地方社会近代化背景下的演变。
另收代序、附录,共3篇。交代作者从事相关研究的旨趣、学术心得,以及数十年教学与研究的经历与创见。
目录
第一意识与民间文化的传承(代序)
乡村的文化传统与礼仪重建
乡村神庙系统与社区历史的演变
——以樟林为例
从《游火帝歌》看清代樟林社会
——兼论潮州歌册的社会史资料价值
第一意识与清代台湾移民社会
——以“义民”的研究为中心
妈祖信仰与清代潮人海上活动
——以《历代宝案》的研究为中心
妈祖的故事与社区之历史
——以明清时期粤东一个港口的研究为中心
宋明时期潮州地区的双忠公崇拜
侨乡的文化资源与本土现代性
晚清以来潮汕地区善堂与大峰祖师崇拜的研究
附录一 走向历史现场
——“历史·田野丛书”总序
附录二 以史学为业,求内在第一
——访陈春声教授
乡村的文化传统与礼仪重建
乡村神庙系统与社区历史的演变
——以樟林为例
从《游火帝歌》看清代樟林社会
——兼论潮州歌册的社会史资料价值
第一意识与清代台湾移民社会
——以“义民”的研究为中心
妈祖信仰与清代潮人海上活动
——以《历代宝案》的研究为中心
妈祖的故事与社区之历史
——以明清时期粤东一个港口的研究为中心
宋明时期潮州地区的双忠公崇拜
侨乡的文化资源与本土现代性
晚清以来潮汕地区善堂与大峰祖师崇拜的研究
附录一 走向历史现场
——“历史·田野丛书”总序
附录二 以史学为业,求内在第一
——访陈春声教授








![华大史学论坛 [第三辑]-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18/20180306/B7816527.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