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洪长晖
页数:18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203059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现代性与中国正面临怎样的“现代性”是一个近年备受关注的问题,尤其在媒介化社会日益成为现实的语境下,传媒作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如何嵌入到中国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又产生了怎样的回应,更是值得深入剖析。 《混合现代性:媒介化社会的传播图景》延续安东尼·吉登斯、约翰·B.汤普森的理论脉络,将传媒作为现代性动力维度,立足于中国的社会现实,提出了“混合现代性”的概念,认为中国的传媒现代性既是一种现实的描述,又深蕴着目的性期许,进而在个体、社区和国家层面上做了经验性研究。
作者简介
洪长晖,安徽绩溪人,传播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博士后,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中国高教影视学会媒介文化委员会理事。依次求学于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曾先后在菲律宾马尼拉、厦门等地担任记者、编辑,先后任教于福建工程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社科项目。
本书特色
《混合现代性:媒介化社会的传播图景》是关于传媒与现代性方面的研究又一力作。 在这本书中,作者梳理了各种不同层面的现代性理论,提出了“混合现代性”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很有学术张力的,这一理论创新是站得住脚的,对我们进一步思考传媒(传播)与现代关系问题,提供了一个全力的视角。
目录
第一节 作为问题与语境的现代性
一 现代性已经千疮百孔了吗?
二 现代性问题的中国境遇
三 混合现代性
第二节 歧义与纷争:两个概念的历史
一 现代性
二 媒介化社会
第三节 思路、方法与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内容框架
第二章 混合现代性与媒介化社会
第一节 混合现代性的理论构架
一 现代性的理论谱系与生成路径
二 混合现代性的中国描述
第二节 媒介化社会的层级构建
一 媒介化社会的形成逻辑
二 媒介化社会的层级构建
第三章 个体体验:纵横交错的传媒近用感悟
第一节 理论与现实视野中的中国受众
一 从宣传对象到意义生产和媒介使用者
二 参差不齐的受众分布
第二节 媒介资源:个体的认知与占用
一 它闯入了“我”的生活
二 “接活”——联结内外
第三节 媒介内容:千差万别的感知与移置
一 给“宅”或“迷”一个理由
二 在变与不变之间
第四节 混合现代性中的个体化
一 混合现代性与个体化
二 “造梦空间”:媒介为日常生活定向
第四章 社区图景:现代性的追求与媒介资源利用
第一节 传媒与社区
一 社区概念与传播之间的关系
二 中国乡村社区的衰落与重建
三 传媒何为?
第二节 个案分析: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认同再造与媒介实践
一 缘起
二 断裂的历史
三 接续的努力:从星星之火开始?
四 交流与媒介实践:内外兼修与新旧杂糅
五 小结
第三节 为社区定向——一个乡村社区的互联网实践
一 互联网与乡村社区的现代性问题
二 边缘重生的可能与现实
三 力量与路径:政府和市场双重推动
四 小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