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董洪川著
页数:363页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0306366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现代性视角切入, 结合历史文化语境, 通过对英美现代主义经典诗人和诗歌作品的仔细分析, 考察其审美现代性特征, 发掘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历史价值。在细致考辨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生成语境和核心美学诉求的基础上, 本书重点探讨英美现代主义诗歌与历史现代性既互为依存又相互对抗的复杂关系, 阐述英美现代主义诗歌对西方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种种问题的揭示、反思与批判, 努力辨析和阐明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认知价值和人文价值。
作者简介
董洪川,博士/博士后,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二级教授,嘉陵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核心期刊《外国语文》和CSSCI集刊《英语研究》主编,重庆市英语学科学术带头人(2008)。兼任教育部高校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外语界面研究会会长、全国英国文学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委员、重庆翻译学会会长。主要学术兴趣是英美现代诗歌、文学译介和外语界面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在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专著和译著16部,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中国比较文学》等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多次获得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录
目录总序序绪论 1第一章 技术化语境与英美现代主义诗歌 36第一节 技术化语境与现代审美转型 38第二节 英美现代主义诗歌运动发生的现代性阐释 57第三节 休姆、庞德与英美现代主义诗歌运动 94第二章 “日日新”:“瞬时性美学”与英美诗歌的现代性诉求 115第一节 “日日新”:“瞬时性美学”的价值确认 115第二节 创作“意象”:意象派与“艺术自律” 121第三节 追求“新奇”:英美诗歌的现代化 129第四节 “对抗平庸”:极端的诗歌语言与形式试验 144第三章 “荒原”:现代世界的一个“隐喻”—对西方历史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 168第一节 两种现代性:“无法弥合的分裂” 169第二节 从阿诺德到叶芝:“世界到处弥漫着混乱” 176第三节 从庞德到艾略特:这个世界是一片“荒原” 194第四章 “空心人”:丧失主体性的现代人—对现代性主体性原则的质疑与否定 221第一节 历史现代性与人的异化 225第二节 主体分裂、缺失灵魂的“荒原人” 232第三节 心灵扭曲、堕落的“荒原人” 244第五章 拯救之路:灵魂救赎与秩序重建 262第一节 叶芝:“驶向拜占庭” 265第二节 庞德:“我试图建立一个地上的乐园” 277第三节 艾略特:“我用这些断片支撑我的断垣残壁” 295第四节 史蒂文斯:“想象”与秩序重建 316结语 332参考文献 347附录 354后记 3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