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何江胜著
页数:368页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51933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社会变迁的维度去解读神话回归文学的事实, 将神话回归文学这一奇特现象纳入人类学、心理学、符号学、结构主义等理论的框架中进行探讨, 再从纯神话的视角去研究出自20位英美现代主义作家之手的小说、诗歌、戏剧。
作者简介
何江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现代主义文学、希腊神话。在《当代外国文学》、《中国翻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出版译著、教材多部。
目录
第一章 20世纪神话回归与英美社会
第一节 人文主义传统的丧失
第二节 人的异化
第三节 信仰的丧失
第四节 道德的沦丧
第五节 生态的失衡
第六节 小结
第二章 神话的现代理论种种
第一节 神话解说
第二节 人类学与神话
第三节 心理学与神话
第四节 符号学与神话
第五节 结构主义与神话
第六节 神话一原型批评
第七节 小结
第三章 神话与文学
第一节 神话的隐喻性
第二节 神话的叙事性
第三节 神话与小说
第四节 神话与戏剧
第五节 神话与诗歌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神话复兴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神话回归
第三节 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神话植入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英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希腊众神神话
第一节 狄俄尼索斯神话
第二节 命运三女神神话
第三节 阿多尼斯和阿提斯神话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英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希腊英雄神话
第一节 俄狄浦斯神话
第二节 奥德修斯神话
第三节 埃涅阿斯神话
第四节 阿尔克斯提斯神话
第五节 厄勒克特拉神话
第六节 伊翁神话
第七节 皮格马利翁神话
第八节 小结
第七章 英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希伯来神话
第一节 伊甸园神话
第二节 撒旦神话
第三节 摩西神话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英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基督教神话
第一节 耶稣受难与救赎神话
第二节 耶稣复活神话
第三节 圣母玛利亚神话
第四节 寻求圣杯神话
第五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节选
《神话与英美现代主义文学》: 第五节 生态的失衡 20世纪初西方社会在为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大肆掠夺,其结果是西方世界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一般说来,生态危机是指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20世纪上半叶,由于西方世界对自然进行过度开发和利用,人为地导致了生态危机的日益加重,这主要表现为大地污染、水土流失、森林毁灭、物种退化等现象。加之资本家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按照法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高兹(A.Gorz)的说法,在当代西方社会中,企业会集自然资源、生产工具和劳动力等要素于一体,“任何企业都对获取利润感兴趣;在这种状况下资本家会最大限度控制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增加投资,以便使他们自己以强者的身份出现于世界市场”。这样一来势必促使他们为了新投资而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除了西方社会秉承“科学至上”的发展理念之外,基督教沿袭下来的“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同样对工业化进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人类中心主义”作为西方传统的价值观,认为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主宰者,因此人成了衡量一切事物仅有的尺度,构成了万事万物存在的根据或万事万物为人的存在而存在,这就必然使人根据自身的价值和经验去认知世界。西方社会这样的思想传统肇始于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希腊世界,那时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戈拉为了挑战当时的道德、法律、政体的合理性乃至神的权威性,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表明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此后中世纪的基督教同样宣扬了人在世界中的主导作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怀特(LeslieA.White)在诠释基督教时指出:“人是造物主全部业绩中的主要成果,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这个世界就是为人而创造出来的;世界是静止的,位于宇宙中心,一切事物皆围绕地球而旋转;万物都要根据人来加以解释。”①按照基督教的思想,上帝为人类创造了万物,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解释万物和处置万物。欧洲的文艺复兴把人从受中世纪宗教神学思想的束缚状态下解放出来,进一步确定了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和肯定人类的价值、尊严,将人类看成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随着西方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主体地位更是得到了提升,使人类获得了更多对自然的支配权。纵观西方近现代科学技术史,不难看出从蒸汽机到核能技术,科学技术活动的持续进步使人类通过不断揭示自然的奥秘,掌握自然界的法则而成为自然界的主人,科学技术受到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引领并在其推动下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又是人类的主体性、创造性的重大体现和表征,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不断地反过来强化着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十分清楚,西方文明的进程就是人类中心主义大行其道的思想不断加剧的历史进程。然而,人类在不断向自然索取和获得了巨大物质利益的同时,其自身生存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便逐渐不可避免地凸显出来。20世纪上半叶,西方社会在生态方面突出地表现出来的问题有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森林毁灭,人与自然失去了应有的和谐平衡。从18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期,首先是英国,而后是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相继实现了工业革命,逐步建立起了以煤炭、冶金、化工等为基础的工业生产体系。必须看到的是,工业革命在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建立起了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作为工业革命开始最早的国家,英国早期环境污染当属西方世界中最为严重的国家。由于19世纪中叶工业化的需求,英国大肆兴建带有高大烟囱的工厂,天空煤烟滚滚,烟雾弥漫,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废气。在这种情况下,以烟煤为燃料的大城市,例如伦敦、曼彻斯特,饱受了严重的大气污染之苦。历史文献表明,伦敦1873年发生了第一次重大的煤烟毒雾环境污染,造成200多人死亡。1880年和1892年伦敦又先后发生了更严重的煤烟污染事件,致使1000多人命丧黄泉。最为严重的当属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当时的伦敦由于工业和家用燃烧煤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与粉尘污染,加之连续多日无风,潮湿而有雾的空气在伦敦上空停滞不动,形成了浓浓的黄色烟雾。一连几天的浓雾弥漫使能见度很低,因此伦敦交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航班被迫临时取消,汽车为了安全在白天行驶要打开车灯,行人走路都极为困难,只能摸索着缓慢地前行。由于烟雾短时间内难以扩散,许多人都感到眼睛刺痛,甚至呼吸困难,到处都可以听到人们的咳嗽声。结果是这场大气污染直接或间接导致12000多人丧生。在多次烟雾事件中,死于支气管炎的人数比正常时期要高出许多,这是英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在环境生态方面付出的极为昂贵的生命代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