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管理心理学第10版

封面

作者:刘鲁蓉主编

页数:242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324262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管理心理学既是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应用分支,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以预期、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与管理效能的学科。其重点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个体、群体、领导和组织的心理活动规律以及对管理过程的影响。课程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优选限度地挖掘员工的潜力,发挥员工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

本书特色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新世纪第二版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管理心理学概述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管理心理学的任务

第二节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管理心理学的产生

二、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第三节 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观

一、“经济人”与“x理论”

二、“社会人”与“人群关系理论”

三、“自我实现人”与“Y理论”

四、“复杂人”与“超Y理论”

第二章 社会认知与管理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三、社会认知的种类

四、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一、归因与归因理论

二、影响归因的因素

第三节 社会认知研究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角色管理和印象管理

二、就业面试

三、员工评价

第三章 工作态度与管理

第一节 工作态度概述

一、态度与工作态度的含义

二、工作态度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三、工作态度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工作态度形成与改变的理论

一、三阶段理论

二、认知失调理论

三、平衡理论

四、沟通改变态度的理论

第三节 工作态度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工作满意度

二、组织承诺

第四章 人格特征与管理

第一节 能力

一、能力的概念

二、能力的种类

三、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四、能力的差异与管理

第二节 气质

一、气质的概念

二、气质的类型与特征

三、气质与管理

第三节 性格

一、性格的概念

二、性格的特征

三、性格的类型

四、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五、性格与管理

第五章 激励

第一节 激励概述

一、需要、动机与激励

二、激励的作用

三、激励的特征

四、激励的应用

第二节 激励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第三节 激励的方法

一、激励的原则

二、激励方法及激励方法中的几个辩证关系

三、完善激励方法的具体措施

第六章 工作压力与管理

第一节 工作压力概述

一、压力与工作压力的含义

二、工作压力的影响

三、工作压力的感受性差异

四、工作压力的来源

第二节 工作压力的管理

一、个人层面的压力管理

二、组织层面的压力管理

三、工作一生活的平衡

第三节 情绪劳动

一、情绪劳动概述

二、情绪劳动的作用与后果

三、情绪劳动的管理策略

第七章 群体心理与管理

第一节 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概念

二、群体的种类

三、群体的功能

第二节 群体动力

一、群体动力因素

二、群体内的行为

第三节 组织中的人际沟通

一、人际沟通概述

二、人际沟通障碍

三、组织中人际沟通的改善

第四节 群体决策与团队管理

一、群体决策概述

二、群体决策中的心理现象

三、团队的概念、特性与类型

四、团队效能的提升

第八章 领导心理

第一节 领导概述

一、领导的概念与功能

二、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三、我国传统的领导心理学观点

第二节 领导理论

一、领导特质理论

二、领导行为理论

三、领导权变理论

四、领导理论的新发展

第三节 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

一、领导者素质的内涵

二、领导者的素质结构

三、领导者的影响力

第九章 组织心理

第一节 组织概述

一、组织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二、组织的功能

三、组织结构

第二节 组织发展

一、组织发展概述

二、组织发展的主要模式

第三节 组织变革

一、组织变革的动力

二、组织变革的阻力与克服

三、组织变革的途径

四、组织创新

第四节 组织文化

一、组织文化概述

二、组织文化建设

第十章 环境与管理心理

第一节 环境概述

一、环境的含义

二、环境的基本理论

三、管理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组织环境

一、组织与环境

二、组织的物理环境

三、组织的文化环境

第三节 个体环境

一、领域性

二、个人空间

第十一章 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的设计

一、研究的几种变量

二、研究的程序

第二节 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一、研究的原则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的数据处理

一、常用的统计学软件

二、常用统计分析

三、统计分析进展

第十二章 人才测评与选拔

第一节 人才测评概述

一、人才测评的含义

二、人才测评的方法

第二节 人才选拔

一、人才选拔的含义

二、人才选拔过程

三、人才选拔中的常见问题

第三节 职业管理

一、职业管理的含义

二、员工在职业管理中的角色

三、组织在职业管理中的角色

四、职业生涯发展与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对策

主要参考书目

节选

  《管理心理学(新世纪第2版 供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用)》:(四)角色认知角色认知是对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及特定角色的行为规范的认识。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往往是多重的,他总是以各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交替出现。例如,一名公司部门经理,在公司某部门的经营管理工作中,他的角色是一名经理,就要对自己部门经理的职责有着明确的认识。但回到家里,他的角色是一个丈夫或一个父亲,这时他就要对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职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角色的正确认知,是进一步较好实现相应社会职能的前提和基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依照自己认定的角色标准,扮演一定角色行为。同时依据自己的标准,对他人的角色扮演进行评定。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出现偏差,特别是在管理过程中。因此,我们要对自己或他人在特定职位上所需承担的角色和职责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旦角色知觉出现偏差,必然会影响到角色行为。四、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一)认知偏见在认知过程中,个体的某些偏见可时时影响认知的准确性,使认知发生偏差。这种偏差是知觉过程的特征,这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在许多情况下是难以克服的。1.光环作用(halo effect)光环作用也叫晕轮效应,指的是如果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肯定或有价值的特征,那么他就可能被赋予其他更多积极的特征,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有照明作用一样。如你一旦认为某个人漂亮,那么也往往认为他聪明、热情、有爱心等。其实质是把各种相互独立、没有必然联系的特征予以叠加,统统赋予认知的对象。与晕轮效应相对应的是“负晕轮效应”(negative—halo effect),也叫扫帚星效应(forked—tail effect),是指如果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否定、消极的特征,那么他就可能被赋予其他许多消极的特征,如,自私的人通常被认为虚伪、冷漠无情等。2.正性偏差(posihve bias)正性偏差是指认知者表达的积极肯定的估价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估价,这种倾向又叫宽大效应。如,在一项研究中,学生将它们学校90%以上的教授都评价为“喜欢”,而不管他们在这些教授的课上是否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对正性偏差有很多解释。其中一项解释来源于“快乐原则”:当人们被美好的事物,如愉快的经历、漂亮的人、好的天气等所萦绕的时候,人们倾向于对大部分事物做出高于“一般”水平的评价。有一种止性的偏差,他只发生在人们对他人做出评价的时候,这种偏差被称之为“个体正性偏差”。由于人们对于他人对比非人化的客观事物产生更多的相似感,因此会将自己的宽容评价推广到其他人身上。“个人正性偏差“在评价他人的时候经常发生,但是对评价非人格化的事物时不适用。……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管理心理学第10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81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