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史论(1912—1948)

封面

作者:汪建华著

页数:282页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6437341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研究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阶段性特点的学术专著, 主要聚焦于1912-1948年我国各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内容包括: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本真追寻 ;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成型 (1912-1927) 等。

作者简介

  汪建华,男,1989年生,安徽枞阳人,教育学博士。  现任职于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通识教育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科研课题6项,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教育科学》《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双一流”建设对大学课程体系的挑战
二、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现状之忧思
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理论研究之偏向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
二、关于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
三、关于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
四、对相关研究的评析

第二章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本真追寻
第一节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概念解读
一、民国时期
二、大学
三、通识教育
四、课程变革
第二节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源流探析
一、西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演变
二、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演变

第三章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成型(1912-1927)
第一节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的时代背景
一、“通才教育”的提出
二、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现状
第二节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的思想基础
一、各类期刊的创办与通识教育思想的传播
二、著名教育家的通识教育思想
第三节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的制度规约
一、壬子葵丑学制的颁布
二、《大学令》与《大学规程》的颁布
三、《修正大学令》的颁行
四、壬戌学制与《国立大学校条例》对高等教育的规定
第四节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的实践探索
一、1912-1917年:预科模式
二、1918-1924年:预科+本科模式
三、1925-1927年:多元模式
第五节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成型之反思
一、借鉴模仿与现实国情
二、课程目标:掌握基本知识
三、课程结构:结构不一,课程多样
四、课程内容:内容丰富,通专难分
五、课程实施:注重基本知识
六、课程管理:从统一到分散
七、课程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

第四章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1928-1937)
第一节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的时代背景
一、十年稳定与“党化教育”的推行
二、大学课程自由分散
第二节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的思想基础
一、关于大学共同必修科目的讨论
二、关于“通才”与“专才”之争
第三节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的制度规约
一、“三民主义”及其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规约
二、《大学组织法》与《大学规程》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规约
……
第五章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成熟(1938-1948)
第六章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的整体特征(1912-1948)
第七章 大学通识教育的模式演变与反思(1912-1948)
第八章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的启示(1912-1948)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史论(1912—1948)》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72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