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封面

作者:徐志强

页数:227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1597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哈佛大学既是一所私立大学,也是一所“国家大学”,始终把“增进学问,泽被后世”作为使命。本科课程改革是哈佛大学发展的一条主线。自由选修制开启了美国大学现代化和民族化时代。“集中与分配”制使必修与选修、自由与责任实现了平衡。这两次改革为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奠定了基础。第一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强调“遗产”与“变化”,致力于培养“优秀公民”。“核心课程”强调人的价值和责任,致力于培养“有文化的人”。21世纪初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培养“世界公民”。研究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发掘其中蕴含的核心理念,总结现代大学应有的特色,为我国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也对面临现实困境的大学予以鞭策。

作者简介

徐志强,河南确山人,教育学博士,郑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外国教育史、高等教育学研究。

本书特色

哈佛大学既是一所私立大学,也是一所“国家大学”,始终把“增进学问,泽被后世”作为使命。本科课程改革是哈佛大学发展的一条主线。自由选修制开启了美国大学现代化和民族化时代。“集中与分配”制使必修与选修、自由与责任实现了平衡。这两次改革为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奠定了基础。第一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强调“遗产”与“变化”,致力于培养“优秀公民”。“核心课程”强调人的价值和责任,致力于培养“有文化的人”。21世纪初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培养“世界公民”。研究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发掘其中蕴含的核心理念,总结现代大学应有的特色,为我国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也对面临现实困境的大学予以鞭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五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  博雅教育
    二  通识教育
第二章  艾略特与自由“选修制”
  第一节  “选修制”在美国大学的早期发展
    一  德国大学影响下美国大学选修思想的萌芽
    二  托马斯·杰斐逊在弗吉尼亚大学的最早尝试
    三  乔治·蒂科纳在哈佛大学进行的选修制改革尝试
    四  弗朗西斯·韦兰德和亨利·塔潘的选修制改革
  第二节  艾略特在哈佛大学的历史性变革
    一  艾略特自由“选修制”改革的时代背景
    二  艾略特对哈佛大学的历史性变革
  第三节  艾略特自由“选修制”改革的主要思想
    一  自由教育
    二  民主生活
第三章  洛厄尔与“集中与分配”制
  第一节  洛厄尔对选修制的批评和纠正
  第二节  洛厄尔“集中与分配”制改革的主要思想
    一  学术自由
    二  社会责任
第四章  通识教育与“自由社会”
  第一节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红皮书》
    一  《红皮书》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  科南特校长面临新挑战
    三  通识教育成为本科课程基础
  第二节  哈佛大学第一次通识教育改革的主要思想
    一  通识教育
    二  “自由社会”
第五章  “核心课程”与“有文化的人”
  第一节  “核心课程”改革背景
    一  “核心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二  博克校长与罗索夫斯基院长
  第二节  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改革的主要思想
    一  核心课程
    二  个人价值
第六章  21世纪初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与“世界公民”
  第一节  21世纪初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概述
    一  改革过程
    二  主要内容
  第二节  21世纪初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思想
    一  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二  “世界公民”
第七章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核心理念
  第一节  自由
    一  大学自治
    二  学术自由
    三  为“自由社会”培养“自由人”
  第二节  使命
    一  肩负使命,与时俱进
    二  追求卓越,引领未来
第八章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一  大学自治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课程改革成功
  二  学术自由是大学课程改革成功的根本保证
  三  教育家治校是大学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
  四  大学课程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先培养“人”后培养“才”
  五  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应该具有“中国文化特色”
  六  大学是“灯塔”,不能丧失精英主义特质,更不能毫无特色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43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