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知识产权法教程(第六版)

封面

作者:王迁

页数:567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3002646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21世纪民商法学系列教材》这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选题全面,规模宏大。不仅细分了传统民商法的各个部门,也包括了许多边缘学科,如民法哲学、民法的经济分析等,共计六十余种,可供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读者选用。第二,体例新颖,结构完整。不仅打破传统教材的编写体例,而且还大胆引进英美法教材的编撰模式。每本教材除了体系化地讲授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之外,还穿插引用资料、案例或事例加以评析,每章之后还列出推荐学生进一步阅读的著述,并以本章的重点难点为主,采取各种题型考查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全面反映了新的理论发展,而且深入讨论了实务中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教材中还特辟“理论研究”与“实务探讨”专栏,选取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争议问题,列举各派观点,论证自己的主张。

作者简介

  王迁,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和“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具影响力人物“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等;获得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和第十八届“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是“全国优秀教师”,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一等奖”。兼任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版权协会常务理事;是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和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等多家法院和检察院的咨询专家,是《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专家委员会成员;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2年《视听表演北京条约》和2013年《马拉喀什条约》外交会议中,任“起草委员会”成员和中国代表团成员。  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三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教育部课题、司法部课题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省部级课题,以及国家版权局、文化部等部委委托的大量课题。独著《版权法对技术措施的保护和规制研究》《网络环境中的著作权保护研究》《论“基因歧视”及其法律对策》,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和评论百余篇。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知识与财产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
第三节 知识产权的特征和性质
第四节 知识产权侵权救济的程序保障

第二章 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节 著作权的概念
第二节 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章 著作权的客体
第一节 作品的概念
第二节 独创性
第三节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第四节 作品的分类

第四章 著作权的内容与利用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
第三节 著作财产权的转让、许可与质押

第五章 著作权主体和著作权的归属
第一节 著作权人概述
第二节 作者及著作权的自动取得
第三节 著作权的归属与行使
第四节 著作权的保护期

第六章 邻接权
第一节 邻接权概述
第二节 表演者权
第三节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第四节 广播组织权
第五节 其他邻接权

第七章 对著作权的限制
第一节 对著作权的限制概述
第二节 合理使用
第三节 法定许可

第八章 著作权侵权及法律责任
第一节 直接侵权
第二节 间接侵权
第三节 对技术措施与权利管理信息的特殊保护
第四节 法律责任

第九章 专利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节 专利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专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专利制度的作用

第十章 专利权的客体
第一节 发明
第二节 实用新型
第三节 外观设计
第四节 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

第十一章 专利权的主体
第一节 专利申请人概述
第二节 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归属
第三节 专利申请权的转让

第十二章 专利申请、审查与授权的实质条件
第一节 专利申请日
第二节 禁止重复授权原则和单一性原则
第三节 专利申请文件
第四节 专利申请的审查
第五节 专利授权的实质条件

第十三章 专利权的内容、利用、消灭与保护期
第一节 专利权内容概述
第二节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内容
第三节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内容
第四节 专利权的转让、许可与质押
第五节 专利权的消灭
第六节 专利权的保护期

第十四章 对专利权的限制
第一节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第二节 强制许可

第十五章 专利侵权、假冒专利及法律责任
第一节 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第二节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第三节 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
第四节 假冒专利
第五节 法律责任

第十六章 商标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节 商标的概念和功能
第二节 商标的分类

第十七章 商标权的取得
第一节 取得商标权的途径
第二节 不予注册的绝对理由
第三节 不予注册的相对理由
第四节 商标的注册申请与审查
第五节 注册商标的续展

第十八章 商标权的内容、利用与消灭
第一节 商标权的内容
第二节 商标专用权的转让、许可与质押
第三节 商标专用权的消灭

第十九章 商标侵权及其法律责任
第一节 商标侵权行为
第二节 法律责任

第二十章 不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第一节 描述商品或服务的特征
第二节 说明商品或服务的用途
第三节 商标权用尽
第四节 在先使用抗辩
第五节 权利滥用抗辩及基于其他正当目的或理由的使用

第二十一章 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
第一节 驰名商标特别保护概述
第二节 我国对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机制
第三节 对驰名商标的认定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知识产权法教程(第六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71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