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1978-2008-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30年

封面

作者:潘维

页数:45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004730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简介
  《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30年》(1978-2008)由与会学者提交的论文编辑而成,反映了学者们在价值观问题上的真知灼见,颇具启发性。

相关资料

体制和机制逐步僵化,导致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停滞,至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面临严重的困难。而在此同时,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抓住新技术革命兴起的机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调整自己的体制和政策,缓解社会矛盾,表现出稳定和快速发展的势头。另一方面,从国内背景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遭遇了极大的挫折。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后,极大地发展了经济社会等项事业,但也走了弯路,甚至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失误,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度停滞,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性挑战和压力。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历史背景下,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和发展社会主义双重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深刻思考为什么社会主义在发展的进程中面l临如此巨大的挑战和困难,而资本主义为什么在发展进程中又起死回生,表现出新的发展势头,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怎样才能克服困难和挫折,发展起来,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这一重大现实问题引出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如何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引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决然走改革开放之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抉择。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者们来说,推进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这就必须首先回答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又要依次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而上述三个问题最终归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性问题。这事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长期执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归结起来,就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这些问题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依次提出,而又依次得到回答,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又不断地得到新的解决。历史实践已经证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已经创造性地并将进一步深人地回答这一系列重大历史性课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问题。邓小平科学地破解了这个课题,邓小平理于是,经历了最近三十年的变迁之后,在物质生产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伟大成就之后,“发展”、“改革”、“与国

本书特色

《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30年》(1978-2008)由与会学者提交的论文编辑而成,反映了学者们在价值观问题上的真知灼见,颇具启发性。

目录

序言现代性与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重构进步的观念与文化认同的危机——对中国人价值观变迁机制的探讨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状况的背景分析论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国家能力的重要一环:濡化能力天下之治论社会核心价值观与价值观多元化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与社会成员共享的核心价值观石秀印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机制问题建国以来我国道德和价值观演变中的经济体制因素社会言论:正当性理据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与后现代价值观念的出现——中国与东亚各儒家社会的轨迹西方社会中“自由”与“社会”价值生成与历史演进中西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历程政治的疏离与回归——近30年中国政治观的演变与动力30年来我国政治价值观的演变及原因当代中国青年国家民族意识的演变报,还是不报?——近30年中国媒体新闻价值观的变迁建构中国国际价值观:30年来的实践与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价值取向变迁及现状研究——现状研究以山西农民为例中国农村的伦理性危机与伦理重建——湖北农村调查一条河,三瓶水,几度沧桑——从戏剧看社会价值观的变迁第三次转型期的国家电影

节选

《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30年》(1978-2008)是权威著作,针对30年来我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在2007年举办了一次大型研讨会。来自海内外三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多位学者参与了研讨。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1978-2008-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30年》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7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