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潘灯等著
页数:179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1190544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30年30人》由潘灯编写。作为迎接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一个选题,《30年30人》将选取中国有代表性的30人,通过讲述他们在这30年中的生活经历,多角度展示30年中中国社会所发生的方方面面的变化。《30年30人》是对重大题材的通俗化表现:(1)内容上,角度独特。通过人物真实的生活故事来重温历史,由30个人30年的生活轨迹折射出整个中国社会30年的发展轨迹,通过一个个细腻的个案汇总成整个中国社会30年生活的全貌。(2)形式上,纪实风格。《30年30人》作者将对人物进行深入采访,以新闻特写的风格成文,每篇文章皆以故事串接,这种记录方式真实、轻松、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更贴近人心。《30年30人》的主题内容反映的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以人物为主体的切入角度和以故事为主体的表现形式,客观上使《30年30人》更贴近国外读者对中国的信息需求,以及他们的阅读习惯。本选题具体内容如下:1、人物选择人物选择是该书的关键所在,在人物的选取上,我们主要着眼于人物所具有的这样几个特点:贴近性、代表性、故事性、丰富性、差异性。具体表现在:(1)立足于普通人。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该书的可信度和亲和力。(2)不回避知名人士或成功人士。包括当年曾经活跃过但现在淡出公众视野的名人。这部分人物的选取着眼点在于他们的影响力大、故事性强。(3)生活轨迹有代表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从个人经历折射出当时社会背景以及时代变化历程。(4)故事可读性强。人物经历各不相同,生活有独特亮点,个性鲜明,打动人心。(5)涵盖各行各业。其故事能够从侧面反映中国社会某个行业或领域的变化,包括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6)涵盖各个层面。他们不一定是成功的代表,但一定是变化和发展的代表。(7)年龄一般为45岁以上。在改革开放起步之时他们的思想已经成熟或正走向成熟,对30年的变化和发展有相当的感知和看法。2、《30年30人》结构全书以文字为主,每个人物配1-2张照片。《30年30人》体例上不进行章节分类,人物按姓名音序排列。3、文章结构文章以人物故事为依托,立足当时社会环境,挖掘人物命运的每一步变化,包括他们职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此折射出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每篇文章3000字左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标题;二是照片;三是人物小档案(100字左右,包括人物过去的和现在的身份);四是正文。针对不同人物的不同经历和个性特点,每篇文章选取不同角度,形成不同的成文结构,但有两点是统一的:(1)体裁上为新闻特写风格,文字平实,字字言之有物,记述事实,《30年30人》信息量大,立体地展现一个人物;(2)《30年30人》在构成上形成情节感,通过真实的经历支撑文本,以故事串接,同时在必要之处简单、含蓄地点出当时社会背景,体现30年的历史时空感。
作者简介
潘灯,等五位记者,在媒体工作,擅长人物报道。其中一位记者有一年国外工作经历,比较了解西方读者的阅读需求。
本书特色
在这30年中,中国的方方面面都发生
了深刻的变化。这本书立足于描绘普通中
国人的生活轨迹,以政治体制、经济体制
的改革,以及社会经济领域内所发生的巨
大变化为背景,从个人生活的细节来观察
变化。这样更能体会改革带来的成果或实
惠,也更能理解当初这一决策的发起者和
推动者的深远考虑。
我有幸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
这30年,我几乎从未停止过观察和思考。
这30年,值得追忆的故事太多、太多。虽
然这本书里的某些观点让我难以苟同,但
是,她让我有一种“回归”的亲切,耶就
是回归到细节,回归到生活,回归到平凡。
但这种“回归”丝毫不影响我们对置身这
一伟大时代的激昂与自豪。相信这也是每
一位读者的感受:你可以不同意书里的某
些提法或某些见解,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是
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厉以宁
古人有云:“三十年日一世,如有受
命王者,必三十年仁政乃成。”这句话恰
好可以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
做一个注解。
我们相信,了解一段历史的最好方
法是记录这段历史中各色人物的生活状
态。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
编辑出版此书,意在通过讲述人物的生
活故事,真实、形象地反映这30年来中
国社会的变迁,以此为改革开放保留一
段鲜活的记忆。
如果只是一个人的故事,那就很难
体现30年里发生的种种变化,但30个人
累加起来,就能折射社会经济生活的很
多方面。
这本书选择的30个人,既有最先尝
试改革开放的袁庚同志以及当年为改革
理论贡献才智的江平教授,也有因改革
开放以后才兴起并且现在仍然为国民经
济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的民营企业家,
更有许多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们来
自各行各业,有着不同的生活轨迹,每一
位经历过这段历史的读者几乎都能从其
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目录
崔健◎曾经是一代人的偶像
王佳从◎细说30年衣食住行
关庚◎一个“老北京”的建筑情结
江平◎为权利呐喊
张依青◎“老上海”在浦东迷失方向
李桓英◎与麻风病抗争后半生
孔晓宁◎履迹地球三极的记者
康厚明◎从“农民工”到人大代表
斯朗·丹增曲培◎把藏文化传播到内地去
梁从诫◎“我看到一个绿色的中国”
李伶◎一辈子做医生
王正华◎在旅游与航空的交点起飞
沙志明◎要壶不要命
马胜利◎起于承包,归于平静
谭盾◎游走于东西方音乐之间
王建文◎30年出行,六种心情
吴仁宝◎走出一个村庄的致富路
王曙光◎平凡生活的巨变
谭传华◎谭木匠单手创品牌
谢长金◎“金牌司仪”的各色婚礼
杨澜◎还是主持人
王生英◎残疾女教师的教育长征
张艺谋◎始于1978
周宇存◎大地震后的新生
张果喜◎木头变黄金
贾国华◎住在鸟巢边上
李宁◎106次夺冠,16亿身价
刘永好◎坚持才有今日
徐玉林◎告别都市,扎根边塞
出版后记







![中国经济改革30年[ 农村经济卷 1978-2008]-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19/20190705/1/B7298317.jpg)

![日志中国[1978-2008]回望改革开放30年(第二卷)-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31.bookschina.com/2010/20100218/B306853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