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理性思维与艺术表达:音乐思想、创作与表演的多维观照与研究

封面

作者:陈舒华主编

页数:308页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615768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教师的论文和文章,实际就是五十九个专题性音乐研究或阐释的微观成果,从音乐学术研究的宏观结构与模式来看,本书从“音乐思想、创作与表演”三大方面对于音乐文化艺术的“理性思维与艺术表达”等若干音乐问题进行了多维观照与探索研究,业已形成了一个对于音乐现象与问题深入探究、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学术研究体系。这一成果集中反应了“厦大模式”和“周畅现象”及其“四环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延续与创新。

作者简介

陈舒华,现任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钢琴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他出生于泉州,199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师从名家周铭孙,后留学德国并毕业于德国国立弗莱堡音乐大学,获钢琴演奏艺术家文凭。他曾多次在世界各地成功举办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并与众多歌唱家、小提琴家及交响乐团合作举办音乐会。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教师的论文和文章,实际就是五十九个专题性音乐研究或阐释的微观成果,从音乐学术研究的宏观结构与模式来看,本书从“音乐思想、创作与表演”三大方面对于音乐文化艺术的“理性思维与艺术表达”等若干音乐问题进行了多维观照与探索研究,业已形成了一个对于音乐现象与问题深入探究、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学术研究体系。这一成果集中反应了“厦大模式”和“周畅现象”及其“四环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延续与创新。

目录

专题一 记忆·认同·阐释
音乐的情感与形态
——“通质同构” 周畅
大浪淘沙与沙里淘金
——民族音乐学田野工作与案头工作的思考 方妙英
西方民族音乐学与中国音乐研究
——应用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的几点思考 周显宝
乐史钩沉
——中国近现代音乐家、教育家李树化的史料补遗与再探究 杨绿荫
周代礼乐教育的当代启示 李 娜
闽西汉剧的民间社会背景与文化意义 曾立毅
论音乐对人的独特功用
——兼论其所产生的广泛效应与积极意义 黄 因
音乐中隐藏着人的秘密 张晓清 郑兴三
音乐表演体系中审美理念的传承
——以20世纪德奥两代演奏家为例 陈舒华
灵魂与大自然的缠绵交界线
——李斯特、拉威尔、格里弗斯作品中水的意境诠释 陈光群
德国歌剧中英雄伦理观的分析与阐释
——以瓦格纳及其歌剧《唐豪塞》为例 杨绿荫
浅析中西方传统歌剧中的人文精神
——以《奥菲欧》与《白毛女》为例 殷 琴
郭淑珍教授的声乐教育理念段永纯
民族声乐演唱的审美特点 张宇恒
浅观现代舞对“唯美主义”的反叛 李 娜
专题二 传承·方法·表达
浏阳古乐“非遗”特性与传承研究 王义彬 徐成彬
论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教育 崔 旭
从“台湾汉唐乐府”看南音古乐的新发展钱陈翔
跨越局限
——中国扬琴传统“竹法”探索 赵艳方
魏晋南北朝曲项琵琶的演奏特点 许彩萍
琵琶重奏艺术的教学创新 李昆丽 王 洋
以古筝演奏为例释“内心听觉” 李 晶
五位女性与中国现代声乐事业的发展 陈言放
歌剧的视听效果与野兽派的绘画色彩 王忠艳 关 潇
谭盾歌剧音乐的视觉解读 刘 涛
萨尔兹堡版《茶花女》的后现代主义视觉赏析段永纯
中国声乐艺术民族化的多元内涵探析 张宇恒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钢琴教学理论的对外借鉴 王九彤
对器乐重奏教学与实践的思索
——以手凤琴训练为例 郑静雅
基于知识融合与实践链接的音程教学 何毅鹏
音乐基础理论教学刍议何毅鹏
牧区鄂温克舞蹈文化保护与发展探究 张先婷
试论文化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型人才的培养 周显宝 刘小凡
专题三 创作·表演·评述
论“加滚”
——皖南民间戏曲音乐的即兴创作特征与仪式背景 周显宝
柴可夫斯基第五号交响曲中的“命运”主题 古晓梅
罗西尼《音乐晚会》八首小咏叹调音乐风格剖析 刘 涛
李斯特《十二首超级练习曲》的作曲技法与音乐内涵分析 曾立毅
德彪西指尖下的魔力
——从1913年录音中探索印象派钢琴技巧与风格 陈光群
走出高原才能攀登艺术高峰
——关于当前舞蹈创作的几点思考 李 娜
钢琴调律应因人而调
——以独奏和独唱伴奏为例 黄灵智
张清郎与“台湾歌曲”段永纯
交流、促进与融合
——厦门大学首届国际钢琴艺术节述评 陈舒华
探索、创新、发展
——六届全国大提琴比赛今昔谈 刘 洋
两岸天籁聚鹭岛 海上花园起和声
——“2016鼓浪屿合唱节”述评 郭 伟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理性思维与艺术表达:音乐思想、创作与表演的多维观照与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53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