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朱迪光
页数:30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0046958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价值理念出发,以权利配置理论为基础,以现行土地用益物权制度为立足点,并结合我国现实社会经济情况,采用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现行土地利用制度及《物权法》中土地用益物权制度进行分析和考察,为完善当前的《物权法》立法提供参考建议。是一本有一定创新性的法学者作。
作者简介
p> 涂吴,l 973年3月生,湖南岳阳人,
湖南省高等院校青年骨干教师。1995年毕
业于湖南科技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
2001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现
当代文学硕士学位,师从金岱教授;
2006年毕业于暨南大学文学院,获文艺学
博士学位,师从蒋述卓教授;1 999年评聘
为讲师,2004评聘为副教授。多年来主持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湖南省社科联
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和一般项目等省
部级项目四项,参与国家社科规划项目、
省部级项目五项,在《(文学评论)》、 《(文
艺报)》、&nbs
本书特色
本书研究了二十世纪末中国小说创作理论与创作实践关系。全书除绪论外共六章,主要包括二十世纪末中国小说创作理论建构、创作理论与创作实践关系发展、创作理论与创作实践关系的类型,以及以王蒙、王朔、莫言、贾平凹等为例对小说创作理论与创作实践关系的个案研究,并展望了图像时代小说创作理论的未来。本书内容丰富,观点清晰,研究深入。其出版对未来小说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目录
绪论第一章 中国小说创作理论历史发展特征述略 第一节 古典形态小说创作理论 第二节 近代形态小说创作理论 第三节 现代形态小说创作理论 第四节 20世纪末当代形态小说创作理论第二章 世纪末小说创作理论的建构 第一节 小说创作理论:政治性、认识性、审美性、文本性、文化性 第二节 故事理论 第三节 小说叙事理论 第四节 小说语言理论 第五节 小说结构理论 第六节 小说创作心理理论第三章 世纪末中国小说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关系发展 第一节 压力下的修复阶段(1980—1984年) 第二节 发展中的分裂阶段(1985—1989年) 第三节 沉寂中的变异阶段(1989—1992年) 第四节 喧哗中的深化阶段(1993—1999年)第四章 小说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关系类型 第一节 小说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关系类型 第二节 小说创作理论对小说创作实践的影响及其途径 第三节 小说创作理论影响的有限性第五章 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关系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王蒙:理论与创作的先行者 第二节 刘庆邦:“以小见心”的短篇小说创作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王朔:通俗小说的创作理论与创作实践 第四节 莫言:“气味”的追求 第五节 韩少功:徘徊于诗情与哲理之间 第六节 贾平凹:矛盾挣扎中的不懈追求 第七节 王安忆:实践的理论与理论的实践第六章 图像时代小说创作理论的未来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