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吕慈仙
页数:293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2035558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文化再生产理论和生态系统论的理论框架, 通过大规模调查和大数据分析, 从个体学业成绩、家庭社会资本、学校阶层隔离以及社会歧视知觉等微观、中观和宏观维度揭示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吕慈仙,博士、教授,从事教育社会学、高考制度等方面研究。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干人计划”人选等。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十余项课题;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十余项成果奖;在《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探索与争鸣》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
本书特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异地高考政策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文化再生产理论和生态系统论的理论框架,通过田野调查和数据分析,从个体学业成绩、家庭社会资本、学校阶层隔离以及社会歧视知觉等维度揭示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相关省份完善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促进其教育期望的建立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实现贫困“代际传递”的阻断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参考。
目录
□□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概念阐述与辨析
第三节 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框架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工具
第二章 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理论构建
□□节 文化再生产与教育期望
第二节 教育期望的生态系统构建
第三节 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概念与维度
第四节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与教育期望的关联
第三章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与教育期望的现状分析
□□节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调研
第二节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 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现状分析
第四章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在微观个体层面的影响机制
□□节 学业成绩与自证效应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理论假设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在中观家庭层面的影响机制
□□节 家庭社会资本概述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理论假设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在中观学校层面的影响机制
□□节 学校阶层隔离概述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理论假设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在宏观社会层面的影响机制
□□节 社会歧视知觉概述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理论假设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节 研究结论与作用机制分析
第二节 异地高考政策的建议与对策
第三节 关于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建议与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