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法治第三方评估场域及其实践逻辑

封面

作者:张玲

页数:211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71375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法治第三方评估已然在实践中蔚然成风,与此同时,学界亦就法治指数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力量形成了一股学术研究思潮。然而其实践初期阶段即被质疑的形式化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甚至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它到底是地区法治建设的倒逼利器还是包装工具?对此困惑的学术回应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为法治第三方评估作为中国民主法治发展的体现,它在实践中发生的偏离具有重大的政治含义。然而,仅局限于评估指标体系乃至评估模式类型等研究是难以有效回应的,需对评估主体能动性和评估实践价值予以系统研究,因为问题何以生成需要回溯到实践中去探查,亦需要系统的解决方式。因此,本着对工具理性的尊重,本书以法律社会学为方法论视角,运用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对法治第三方评估微观运行过程进行盘查式研究,从而全面考察并反思法治第三方评估的发生与发展,以回应实践的困惑和理论的争议。

作者简介

张玲:上海杉达学院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助理,讲师,社会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法律社会学、法治评估。

本书特色

法治第三方评估已然在实践中蔚然成风,与此同时,学界亦就法治指数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力量形成了一股学术研究思潮。然而其实践初期阶段即被质疑的形式化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甚至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它到底是地区法治建设的倒逼利器还是包装工具?对此困惑的学术回应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为法治第三方评估作为中国民主法治发展的体现,它在实践中发生的偏离具有重大的政治含义。然而,仅局限于评估指标体系乃至评估模式类型等研究是难以有效回应的,需对评估主体能动性和评估实践价值予以系统研究,因为问题何以生成需要回溯到实践中去探查,亦需要系统的解决方式。因此,本着对工具理性的尊重,本书以法律社会学为方法论视角,运用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对法治第三方评估微观运行过程进行盘查式研究,从而全面考察并反思法治第三方评估的发生与发展,以回应实践的困惑和理论的争议。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法治评估研究
二、国内法治评估研究
三、法治评估的相关研究领域
四、研究不足与趋势述评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及研究框架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框架
第四节 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视角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样本选取与资料来源
一、样本选取
二、资料来源
第六节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Z区法治建设及法治第三方评估概览
第一节 Z区基本情况简介
一、建制沿革与行政区划
二、经济结构及运行情况
三、社会发展状况
第二节 Z区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组织结构与职能设置
二、法治城区创建与重点工作项目
三、Z区法治建设特点分析
第三节 Z区法治第三方评估实践概览与特点分析(2009-2013)
一、2009-2013年法治第三方评估概览
二、Z区法治第三方评估的实践特点与变迁脉络
第三章 法治第三方评估场域的前驱动
第一节 面向市场经济的行政压力
一、社会问题显著且顽固
二、公民意识的觉醒与诉求
三、显化的传统管理模式困境
第二节 国内外法治评估运动的文化渲染
一、社会指标运动的发展
二、西方法治指数的兴起与传播
三、中国法治指数的地方实践
第三节 诉求与法治第三方评估的决策机制
一、评估诉求与模仿机制
二、压力消解诉求与答案导向决策机制
三、公众满意度诉求与效率机制
第四章 法治第三方评估场域的客观运作与网络型构
第一节 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考量与选择
一、评估团队负责人的学术能力与社会声望
二、科研机构所在高校的层级与学科优势
三、评估团队的成员构成
第二节 第三方评估团队的专业人场
一、理论视角的选择
二、评估方法与专业技术
三、与评估委托方的对接及意义
第三节 法治第三方评估场域的结构与特征
一、评估场域的多元主体与资本
二、评估场域的关系结构与互动模式
三、评估场域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 法治第三方评估场域的行动逻辑与形式化
第一节 兴奋与压力并存——倒逼思维下的气氛
一、评估初期:兴奋感与积极行动
二、评估中期:日渐攀升的集体式压力感
第二节 保守、被动与妥协——压力之下的策略选择
一、被评估单位的保守
二、社会评价主体的被动
三、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妥协
第三节 评估日渐形式化——弱批判后的显然结果
一、评估面相浮于表面
二、描述轻且反思不足
三、评估结果缺乏有效接纳
第六章 形式化的又一个案:余杭法治指数
第一节 “余杭中泰垃圾焚烧厂事件”与余杭法治指数
一、“余杭中泰垃圾焚烧厂事件”简述
二、余杭法治指数
第二节 从评估操作过程看法治评估的内容效度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评估信息的获取
三、数据处理的方式
第三节 从评估结论的对比分析看法治评估的结果效度
一、问题的对比剖析
二、建议的对比剖析
三、问题建议对比分析的结论
第四节 评估效度有限的表现与原因
一、评估深度有限及原因
二、评估结果影响有限及原因
第七章 法治第三方评估场域的认同与进阶
第一节 法治第三方评估场域的发生条件已备
一、根基土壤:宏观层面的制度条件
二、直接养料:中观层面的体制条件
三、法治园丁:微观层面的主体条件
第二节 法治第三方评估场域的形式价值已显
一、评估程式理性化的价值
二、评估过程民主参与的价值
三、评估实践常规化的价值
第三节 法治第三方评估场域的进阶方向
一、正确认识法治第三方评估的平台本质
二、勇于突破传统惯习
三、重新界定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权限与职责
四、遵循交往理性原则改进评估技术
五、突破接纳瓶颈构建系统的评估运行保障机制
第八章 结语
附录一 访谈计划及提纲
附录二 接受访谈者基本情况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法治第三方评估场域及其实践逻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26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