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建 著
页数:215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1309406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法治的实践逻辑
内容简介
法治现代化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制度理想,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法治现代化的重要实践和探索。在推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该着力做好两件事:一是对主体性中国的内涵加以界定;二是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实践逻辑予以总结。 本书主要围绕法治的实践逻辑这一问题进行展开,分为“法学理论研究中的他者”“法治社会建设的逻辑及反思”“司法改革实践及效果辨析”三个部分,指出我国在推进法治建设时,应该形成清晰的价值立场、普遍的法学范畴和逻辑连贯的法治理论,从而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世界性转化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
张建,1983年生,法学博士,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教授。江苏省“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社科优青、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8篇,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牵头起草《常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建议稿)》等多部地方性法规。
目录
目录
辑一·法学理论研究中的他者
他者的幻相:走出法律东方主义的逻辑陷阱
两种中国观及其对法学研究的启示
面向法治实践的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主要围绕《西方法治思想精义》的学术贡献展开
走向方法自觉的习惯法研究——兼评《习惯法:理论与方法论》的学术贡献
转型期司法过程中民意功能的迷思——兼评《民粹主义司法》一文
辑二·法治社会建设的逻辑及反思
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实践逻辑及法理反思
法治评估知识的生成逻辑及实践反思
地方法治评估实践的问题及反思
法治评估的类型及特征
辑三·司法改革实践及效果辨析
法官绩效考评制度改革及其实践效果
指标最优:法官行动异化的逻辑与反思
法官绩效考评制度的法理基础与变革方向
后记
辑一·法学理论研究中的他者
他者的幻相:走出法律东方主义的逻辑陷阱
两种中国观及其对法学研究的启示
面向法治实践的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主要围绕《西方法治思想精义》的学术贡献展开
走向方法自觉的习惯法研究——兼评《习惯法:理论与方法论》的学术贡献
转型期司法过程中民意功能的迷思——兼评《民粹主义司法》一文
辑二·法治社会建设的逻辑及反思
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实践逻辑及法理反思
法治评估知识的生成逻辑及实践反思
地方法治评估实践的问题及反思
法治评估的类型及特征
辑三·司法改革实践及效果辨析
法官绩效考评制度改革及其实践效果
指标最优:法官行动异化的逻辑与反思
法官绩效考评制度的法理基础与变革方向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