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晓萍
页数:202页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690308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五章, 主要内容如下: 导论 ; 后现代主义的界定 ; 后现代主义诗学的结构 ; 从真理主义到问题诗学 ; 历史的重访 —— 从“元小说”到“历史编纂元小说” ; 从“再现”到政治化的“呈现” ; 后现代主义之后: 走向何方 ; 附录: 哈琴教授与作者通信的重要内容 ;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刘晓萍,女,1981年生,博士,四川大学文艺学专业毕业,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特聘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与影视理论。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内容如下: 导论:概述选题的缘由及意义、介绍本主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最章后现代主义的界定。第二章后现代主义诗学的结构模式。第三章重点论述哈琴的“问题化诗学”。 第四章主要论述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最的贡献,即提出历史编纂元小说的概念。第五章对后现代主义诗学所涉及的政治性与政治立场问题进行了论述。通过对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理论的总结,追问到批评理论的现状问题。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后现代主义的界定
第一节 决裂与质疑:现代与后现代之争
第二节 新定义:现代主义矛盾的结果
第二章 后现代主义诗学的结构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模型化
第三节 去中心化与解定论化
第四节 后现代的语境化
第三章 从真理主义到问题诗学
第一节 历史的问题化
第二节 主体的问题化
第三节 走向悖谬之途
第四章 历史的重访——从“元小说”到“历史编篡元小说”
第一节 “历史编篡元小说”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 指涉与话语权力
第三节 拼贴还是戏仿——主叙事的质疑过程
第四节 互文性:历史和小说的越界
第五章 从“再现”到政治化的“呈现”
第一节 话语与权力的问题化
第二节 意义呈现的过程化
第三节 锋芒与祥和:反讽的政治性
结语后现代主义之后:走向何方
第一节 哈琴理论的启示
第二节 “理论之后”与“马赛克主义”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之后:走向何方
附录:哈琴教授与作者通信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后现代主义的界定
第一节 决裂与质疑:现代与后现代之争
第二节 新定义:现代主义矛盾的结果
第二章 后现代主义诗学的结构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模型化
第三节 去中心化与解定论化
第四节 后现代的语境化
第三章 从真理主义到问题诗学
第一节 历史的问题化
第二节 主体的问题化
第三节 走向悖谬之途
第四章 历史的重访——从“元小说”到“历史编篡元小说”
第一节 “历史编篡元小说”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 指涉与话语权力
第三节 拼贴还是戏仿——主叙事的质疑过程
第四节 互文性:历史和小说的越界
第五章 从“再现”到政治化的“呈现”
第一节 话语与权力的问题化
第二节 意义呈现的过程化
第三节 锋芒与祥和:反讽的政治性
结语后现代主义之后:走向何方
第一节 哈琴理论的启示
第二节 “理论之后”与“马赛克主义”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之后:走向何方
附录:哈琴教授与作者通信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