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翻译版改编理论/(加)琳达.哈琴

封面

作者:加]琳达·哈琴西沃恩·奥弗林著任

页数:17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3025230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这部书中,Linda 超出了传统的仅涉及小说和电影范围的改编理念,在诗歌、小说、电影、歌剧、戏剧、收音机、视频游戏、主题公园等多媒介范围领域内进行关于改编的理论化思考。本书的结构采纳了新闻领域的术语,从what,who,why,how,where,when等方面探讨了改编面临的既熟悉又轻视的尴尬地位、改编的对象、改编的方式、改编者、观众、改编语境等问题,并且注重通过各个媒介领域内的典型例证来探讨这些问题。

作者简介

任传霞,女,1977年5月出生,山东省新泰市人。2001年于吉林大学研究生学院取得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于山东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取得博士学位。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出站人员,爱丁堡大学访问学者。已出版专著《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之维》(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合著《现代性与民族性——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双重追求》(谭好哲、任传霞、韩书堂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该作品获山东省第二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参与编写《文学之维——文艺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谭好哲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文学理论实用教程》(杨守森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网络文艺论纲》(王红勇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在《理论学刊》、《山东社会科学》、《学术交流》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2010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一项,,2014年度山东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研究项目一项,2014年度山东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一项。参与200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性追求与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民族性”。

本书特色

在这部书中,Linda 超出了传统的仅涉及小说和电影范围的改编理念,在诗歌、小说、电影、歌剧、戏剧、收音机、视频游戏、主题公园等多媒介范围领域内进行关于改编的理论化思考。本书的结构采纳了新闻领域的术语,从what,who,why,how,where,when等方面探讨了改编面临的既熟悉又轻视的尴尬地位、改编的对象、改编的方式、改编者、观众、改编语境等问题,并且注重通过各个媒介领域内的典型例证来探讨这些问题。

目录

第一章开始创建改编理论: 是什么?是谁?怎样?
何处?何时?1
熟悉与蔑视2
视改编本为“改编本”4
到底是什么被改编了?如何改编?7
双重视觉: 定义改编10
改编作为产品: 宣示的、广泛的、特定的转码11
改编作为过程12
参与方式15
构架改编18
第二章是什么?(形式)23
媒介特征重温23
讲述←→展示27
展示←→展示32
互动←→讲述或展示35
偏见1: 只有讲述模式(尤其是散文小说)具有在观点
中表达亲密和距离的灵活性37
偏见2: 内在性是讲述模式的领域;外在性最好由展示
模式尤其是互动模式操控39
偏见3: 展示模式和互动模式只有一种时态: 现在时;
只有讲述模式能够展示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
的关系44
偏见4: 只有讲述(在语言中)能够公正地对待这些因
素: 含糊、讽刺、象征、比喻、沉默、缺席;这些
在展示模式或者互动模式中“不可转移”47
从实践中学习49
第三章是谁?为什么?(改编者)55
谁是改编者?56
为何改编?59
经济诱惑60
法律约束61
文化资本63
个人和政治动机64
从实践中学习66
改编中的意向性72
第四章如何改编?(受众)77
改编的愉悦78
已知的和未知的观众82
参与模式再探87
沉浸的种类和程度90
第五章何处?何时?(语境)95
语境的广阔96
跨文化改编98
本土化100
从实践中学习103
为什么是《卡门》(Carmen)?103
卡门故事——与刻板印象104
《卡门》的本土化106
第六章最后的问题113
改编不是什么?113
改编的吸引力是什么?115
后记119
参考文献139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翻译版改编理论/(加)琳达.哈琴》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82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