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研究—基于对话理论的视角

封面

作者:魏少华

页数:35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2035480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巴赫金、伽达默尔、马丁·布伯、哈贝马斯等人的“对话理论”的视角,对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进行了关注和研究。依据“对话理论”的主要观点,本研究把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分为:网民群分功能;网络社区构建功能;话题发布功能;话题聚合、发现功能;话题传播与扩散功能;话题讨论、互动功能等六大功能。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实现了在技术上对用户表达的平等赋权,人与人在社交媒体中实现了话语权限的对等,用户“主体性”得以体现,使得用户之间开启了“主体间性”对话。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对公共讨论、网络公共空间的构建和新闻传播等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不可忽视的问题。

作者简介

  魏少华(1969.6-),女,河南民权县人。上海体育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商丘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曾获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被评为河南省“教学标兵”。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和河南省政府调研课题、河南省软科学项目等省、厅级研究课题十多项,在《新闻大学》《新闻界》《郑州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出版著作、教材多部。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与传媒管理。

本书特色

  《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研究:基于对话理论的视角》从巴赫金、伽达默尔、马丁·布伯、哈贝马斯等人的“对话理论”的视角,对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进行了关注和研究。依据“对话理论”的主要观点,本研究把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分为:网民群分功能;网络社区构建功能;话题发布功能;话题聚合、发现功能;话题传播与扩散功能;话题讨论、互动功能等六大功能。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实现了在技术上对用户表达的平等赋权,人与人在社交媒体中实现了话语权限的对等,用户“主体性”得以体现,使得用户之间开启了“主体间性”对话。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对公共讨论、网络公共空间的构建和新闻传播等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不可忽视的问题。

目录

□□章 绪论
第二章 社交媒体及其对话理论视域下的“话题”功能
□□节 社交媒体的概念、分类
第二节 中国社交媒体发展概况
第三节 对话理论与社交媒体“话题”功能

第三章 网民汇聚与“群分”功能与网络对话关系建立
□□节 话题,社交媒体中网民汇聚的纽带
第二节 社交媒体“话题”的用户“群分”功能
第三节 社交媒体“群分”功能与网络对话关系的建立
第四节 群体用户调研: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

第四章 “话题”的社区构建功能与网络“公共空间”构建
□□节 关于对话的“公共空间”概念梳理
第二节 社交媒体网络社区的形成
第三节 社交媒体“话题”公共空间构建方式及典型代表
第四节 社交媒体公共话题对话主体及对话特点

第五章 “话题”的信息发布功能与网络“主体间性”对话
□□节 “主体间性”与UGC理念下话题发布功能
第二节 各类社交媒体UGC“话题”发布主要方式
第三节 网民“主体间”对话案例分析
第四节 社交媒体自助式话题发布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第六章 “话题”的信息聚合、发现功能与对话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节 社交媒体”话题“聚合功能
第二节 社交媒体”话题“发现功能
第三节 社交媒体热点话题的主要类别
第四节 社交媒体时代新闻对话的“离心力”和“向心力”

第七章 “话题”扩散功能与“大型对话”传播分析
□□节 社交媒体“话题”的信息扩散功能
第二节 社交媒体“大型对话”扩散路径分析
第三节 社交媒体“大型对话”的叙事特点

第八章 “话题”互动、对话中的“复调”与“狂欢”
□□节 社交媒体”复调“对话内容分析
第二节 网络“狂欢”下的谣言传播
第三节 “复调”与“狂欢”中的不良现象与正义维护
第四节 “复调”与“狂欢”现象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第九章 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的影响及反思
□□节 社交媒体“话题”功能对新闻传播的积极影响
第二节 社交媒体“话题”对话功能的异化现象
第三节 社交媒体“话题”应用的风险与防范治理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研究—基于对话理论的视角》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14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