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何贵初著
页数:361页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8113945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公安民警心理压力与应对》针对基层民警存在的心理压力,用通俗的语言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使之具有通俗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以方便广大公安民警阅读。衷心祝愿广大公安民警能够从中获益,随时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拨开心理的迷雾,解开心理的锁结,疏通心理的淤积,造就成熟的人格,开发心智的潜能,发现全新的自我,走向更美好的人生,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身心健康、意志坚强的人民卫士。
作者简介
何贵初,男,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教授。主要研究内容有:
1.民警心理健康:《塑造和谐的心灵空间》(20万字,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公安民警心理压力与应对》(29万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
2.犯罪心理:《自杀性暴力犯罪》(23万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
3.战术心理:《现代警察战术理念》(24万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4.群众工作心理:专著《公安群众工作基本功》(28万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
本书特色
本书针对基层民警存在的心理压力,用最通俗的语言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使之具有通俗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以方便广大公安民警阅读。衷心祝愿广大公安民警能够从中获益,随时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拨开心理的迷雾,解开心理的锁结,疏通心理的淤积,造就成熟的人格,开发心智的潜能,发现全新的自我,走向更美好的人生,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身心健康、意志坚强的人民卫士。
目录
第一节揭开警察心理的面纱
一、警察是什么
二、警察也是平常的人
三、警察也有心理问题
四、什么样的警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五、要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第二节揭开警察心理压力的面纱
一、什么是“心理压力”
二、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三、心理压力引起不同阶段的反应
四、警察要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五、心理是否健康,可进行自我心理评价
第二章警察日常工作的心理压力与应对
第一节消除悲观的心理压力
一、半夜的哭诉
二、悲观情绪为何被放大了
三、要相信自己,我能行
第二节戒除冲动的心理压力
一、不堪回首的冲动后果
二、冲动是魔鬼
三、为何控制不住自己冲动
四、筑起你心中的防火墙
第三节缓解紧张的心理压力
一、过度紧张会让你失去很多
二、认识紧张综合征的面目
三、自己为何容易紧张
四、教你保持轻松的心态
第四节克服焦虑的心理压力
一、真是“瞎着急”
二、是谁扰乱了你的心境
三、看清焦虑的本来面目
四、送你浇灭焦虑之火的甘泉
第五节甩掉自卑的心理压力
一、心中失落的太阳
二、人为什么会自卑
三、走出自卑的阴影
第六节缓解压抑的心理压力
一、当警察心里很累
二、压力为何变成了压抑
三、如何缓解压力
第七节战胜恐惧的心理压力
一、开枪后的恐惧袭上心头
二、恐惧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三、恐惧心理由何而来
四、开启你勇敢的心智
第三章警察人际关系的心理压力与应对
第一节融化冷漠的心理压力
一、一组冷漠的镜头
二、人为何会无情无义
三、点燃你热忱的心灯
第二节告别自负的心理压力
一、“才子”自负酿后果
二、过分自负就是自缚
三、告别自负,回归理性
第三节解除怨恨的心理压力
一、怨恨结出的都是苦果
二、怨恨是何物
三、怨恨情绪由何来
四、如何解除心头的怨恨
第四节消除猜疑的心理压力
一、是谁搞我的“鬼”
二、猜疑是一服毒药
三、给你一服消除猜疑的良方
第五节摒弃嫉妒的心理压力
一、嫉妒的故事
二、嫉妒是精神的肿瘤
三、人为什么会嫉妒
四、给一服“妙药”治疗嫉妒
五、如何使别人不嫉妒自己
六、如何与爱嫉妒的人相处
第六节走出自闭的心理压力
一、“自闭症”立照
二、“篱笆”里的生活太难受
三、为何要筑起自己心理的篱笆
四、走出自闭的沼泽地
第七节排除抑郁的心理压力
一、莫名其妙总感心理太疲劳
二、抑郁症是怎样形成的
三、赶走你的抑郁
第四章警察高风险战斗的心理压力与应对
第一节如何应对合法使用武器的心理压力
一、“我怕误伤群众,不敢用枪”
二、合法使用武器的心理压力分析
三、要熟悉使用武器的有关法律
四、在复杂场所如何使用武器
五、对不同犯罪嫌疑人的武器使用战术
六、强化民警使用武器的快速反应思维模式
七、依法使用武器一定要注意程序
第二节如何应对战斗险境的心理压力
一、突然面对嫌疑人的枪口
二、“盲目硬拼”的心理分析
三、下列险境应“先屈而后发制人”
第三节如何应对麻痹迟钝的心理压力
一、麻痹迟钝镜头回放
二、麻痹迟钝的心理分析
三、保持高度戒备心的时间段
第四节如何应对孤身奋战的心理压力
一、“孤身奋战”的表现
二、“孤身奋战”的心理分析
三、培养遇案即报告的意识
四、遇案报告后应如何作为
五、谨防增援警力未到之前遭袭击
第五节如何应对飞车追逐的心理压力
一、盲目飞车追逐的风险
二、警察在开车追逐疑车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三、追逐犯罪嫌疑人车辆的战术原则
四、迫停违法犯罪嫌疑人车辆的战术方法
五、嫌疑车辆被截停后的处置
第六节如何应对“打不还手”的心理压力
一、“打不还手”现象质疑
二、被打警察不敢防卫的心理分析
三、警察在执法中“打不还手”的弊端
四、维护执法警察人身权利的意义
五、建立警察执法权益保障机制
六、依法进行必要的正当防卫
第七节如何应对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压力
一、处置群体性事件最大的心理压力是什么
二、明确认识“群体性事件”
三、必须树立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柔性理念
四、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中的角色定位
五、公安机关必须明确强制处置的条件
第五章警察身体健康的心理压力与应对
第一节警察身体健康现状
一、警察身体健康透支现象严重
二、警察身体健康透支原因
三、警察更需要进行身心保健
第二节自我心理保健法
一、自我暗示保健法
二、自我催眠保健法
三、身心松弛保健法
四、自我保健按摩
五、闭目养神保健法
六、有效防止脸部松弛的按摩法
第三节治疗疾病的心理保健操
一、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心理保健操
二、冠心病患者的自我心理保健操
三、便秘患者的自我心理保健操
四、腰背肌肉疼痛患者的自我心理保健操
五、腿痛患者的自我心理保健操
第四节食疗保健法
一、自制大补之品——固元膏
二、十大有益身体的健康食品
三、几种健康的日常饮食习惯
四、排毒又消脂的七大清肠食物
第五节良好的心态是身体健康的前提
一、良好的心态的关键是要做到心理平衡
二、心态好,一切都会变得美好
三、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四、善于找出幸福点
第六章警察婚姻家庭的心理压力与应对
第一节如何应对教育好孩子的心理压力
一、警察心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二、该不该让学龄前的孩子提前学习
三、家庭教育的程序与方法
四、应该怎样批评孩子
五、不要将精神期待变为“精神虐待”
六、记住,“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七、教育改正网恋的孩子
八、重视治疗儿童多动症
第二节如何应对婚外恋的心理压力
一、“婚外恋”的本质——男人重性,女人重情
二、女人如何应对想和你婚外恋的男人
三、男人如何应对想和你婚外恋的女人
四、丈夫有婚外恋,妻子怎么办?
第三节如何构建和谐的家庭
一、如何构建和谐的夫妻关系
二、男人应该比妻子更大度
三、夫妻矛盾的调适
四、构建和谐的婆媳关系
节选
《公安民警心理压力与应对》: (二)在同样的外界刺激下,为什么有的人易冲动,而有的人不易冲动呢?这还与自身的某些因素有关 1.冲动与人的个性特征有关 相对来说,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遇事易冲动。其个性特征待人直率热情,但情绪变化快,脾气急躁,易发怒而难以自制。《水浒传》中的李逵和《三国演义》中的张飞,都具有这种气质类型的典型特点。现实中,这样的人往往会因一句话、一件小事而生气,甚至大发“雷霆”,给人“火性子”的深刻印象。前述四川某县民警赵某应属于此类气质类型的人。据记者了解,赵某平时与他人有矛盾时,动不动就拔枪威胁对方。那次他处理民事纠纷,对方争辩了几句,他便火爆地打了那村民,于是引发了其村人前来围攻他。而他愈发冲动,拔枪向众村民开枪。 2.冲动与个人的意识有关 人与人之间,不管其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及职业、家庭等情况如何,人格上都应该是平等的。然而,有些人不能正确摆正自己的位置,面对社会地位、经济或家庭状况比自己差的人,就显出高人一等的心理定位。如果稍遭对方“不敬”,或者是一点小矛盾,就认为是对自己尊严的冒犯,大发肝火,甚至产生“惩罚”对方的攻击行为。2005年3月25日晚,辽宁某市私企老总、省人大代表侯某,因开小车与行人发生口角,竟丧心病狂地把车开上人行道,追逐该行人,并将其撞死。 警察处在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的位置上,然而有的民警就认为自己是“管人者”,群众是被自己管理的。由于这种错误的心理定位,因此在执法工作中,容易对“被管理者”表现出盛气凌人的态势。特别是受到“被管理者”的刺激时,往往难以忍受,容易大发肝火,甚至“惩治”对方。 3.冲动与年龄有关 相比之下,年轻人要比年纪长的人容易冲动。因为年轻人没有多少社会经历,也没有经过什么社会磨难,不知“天高地厚”,不能克制自己,唯凭意气行事。另外,年轻人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的矛盾活动不平衡,情绪不稳定,因此年轻的民警比年长的民警更容易冲动。 四、筑起你心中的防火墙 人生活在社会里,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我们在执法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刺激”。我们要控制好心中的“防火墙”,不要让“火”燃烧起来。 1.学会“心中永远装着美” 人的心态决定人的情感与行为,心中只想快乐的事,人就变得快乐;心中专想不痛快的事,人就容易恼怒。我国著名国画家阳太阳九十高寿,身体很好,精神矍铄。他有一句名言:“心中永远装着美”,意思是说,我们面对生活工作中任何事情,都要往好的方面想。例如,面对领导的批评,要想到这是领导对我们的爱护;面对他人的指责,要想到这是别人帮我们进步;面对他人的顶撞,要想到可能是我们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这样心里就亮堂得多,也就不会有恼怒。什么事都往好的方面想,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宽容对待生活,使我们从恼怒中挣脱出来,还自己一个平静的心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