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方晨瑶著
页数:197页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51391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使用历史研究法、文献分析法、访谈法等方法, 通过搜集大陆与台湾的有关资料, 分析张雪门相关著述及他人有关张雪门的研究, 访谈张雪门的学生, 以便向读者展现张雪门一生的社会与教育实践 ; 揭示行为课程理论产生的社会与文化渊源 ; 明晰行为课程的理论体系 ; 阐明行为课程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 探讨行为课程对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现实意义。
目录
序:在研究中学会敬重(虞永平)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背景与缘起
第二节 行为课程的研究意义
第三节 行为课程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关键概念界定
第五节 研究的设计
第六节 创新点及研究难点
第二章 张雪门一生的社会与教育实践
第一节 宁波:初识幼稚教育(1891—1920年)
第二节 北平:全面的学习与实践(1920—1937年)
第三节 抗战时期:后方的不懈努力(1937—1945年)
第四节 台湾:艰辛的创业(1946—1973年)
第三章 行为课程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清末民初特殊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学前教育相关政策的逐步发展
第三节 “五四”运动的推进
第四节 幼儿教育本土化的需求日益增长
第四章 行为课程的理论渊源——与杜威教育思想的一致性
第一节 在教育观念中的一致性
第二节 在教育实践中的一致性
第五章 行为课程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 行为课程的目标
第二节 行为课程的内容
第三节 行为课程的组织
第四节 行为课程的实施
第五节 行为课程的批评/检讨(评价)
第六章 行为课程的发展
第一节 行为课程的内涵
第二节 行为课程中核心概念的发展
第三节 行为课程的发展阶段
第七章 行为课程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张雪门对中国幼儿教育的贡献
第二节 行为课程在新时代的实践
第三节 行为课程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发
参考文献
附录1 张雪门生平事件及主要著述年表
附录2 访谈大纲
后记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背景与缘起
第二节 行为课程的研究意义
第三节 行为课程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关键概念界定
第五节 研究的设计
第六节 创新点及研究难点
第二章 张雪门一生的社会与教育实践
第一节 宁波:初识幼稚教育(1891—1920年)
第二节 北平:全面的学习与实践(1920—1937年)
第三节 抗战时期:后方的不懈努力(1937—1945年)
第四节 台湾:艰辛的创业(1946—1973年)
第三章 行为课程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清末民初特殊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学前教育相关政策的逐步发展
第三节 “五四”运动的推进
第四节 幼儿教育本土化的需求日益增长
第四章 行为课程的理论渊源——与杜威教育思想的一致性
第一节 在教育观念中的一致性
第二节 在教育实践中的一致性
第五章 行为课程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 行为课程的目标
第二节 行为课程的内容
第三节 行为课程的组织
第四节 行为课程的实施
第五节 行为课程的批评/检讨(评价)
第六章 行为课程的发展
第一节 行为课程的内涵
第二节 行为课程中核心概念的发展
第三节 行为课程的发展阶段
第七章 行为课程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张雪门对中国幼儿教育的贡献
第二节 行为课程在新时代的实践
第三节 行为课程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发
参考文献
附录1 张雪门生平事件及主要著述年表
附录2 访谈大纲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