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日]石见清裕著胡鸿译
页数:441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3091441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唐朝的北方问题与国际秩序展开了精彩的论述,并将思考视角聚焦于唐的国际性。第一部分考证了北方问题尤其是突厥在唐朝走向国际帝国道路上扮演的角色,继而细致地讨论了唐朝对于内附异民族的管理方式;第二部分运用墓志资料,以三则个案展示了突厥遗民在唐代的生存状态;第三部分论述了唐代有关外国使节朝贡的法令规定以及礼仪安排,以详密的“深描”手法展示了细节丰满的唐代“国际秩序”。本书的论述范围跨越政治、制度、礼仪、中外交流等诸多领域,从多角度多层面探讨了究竟什么是唐的“国际性”。
本书特色
本书围绕唐朝的北方问题与国际秩序展开了精彩的论述,并将思考视角聚焦于唐的国际性。最部分考证了北方问题尤其是突厥在唐朝走向国际帝国道路上扮演的角色,继而细致地讨论了唐朝对于内附异民族的管理方式;第二部分运用墓志资料,以三则个案展示了突厥遗民在唐代的生存状态;第三部分论述了唐代有关外国使节朝贡的法令规定以及礼仪安排,以详密的“深描”手法展示了细节丰满的唐代“国际秩序”。本书的论述范围跨越政治、制度、礼仪、中外交流等诸多领域,从多角度多层面探讨了究竟什么是唐的“国际性”。
目录
中文版序
导言
一、隋唐史研究中的视点
二、由此视点生发的诸问题
三、本书的构想
第一部 唐的建国与北方问题
第一章 唐的建国与匈奴费也头
引言
一、太原起兵与三子的河西封建
二、《新唐书》窦氏世系表批判
三、太穆皇后与匈奴费也头
四、李渊入关与鄂尔多斯的匈奴费也头
结语
第二章 玄武门之变前夜的突厥问题
引言
一、关于玄武门之变的先学诸说
二、史料批判呈现的突厥问题
三、武德九年六月政变的意义
结语
第三章 突厥拥立杨正道与第一汗国的解体
引言
一、突厥拥立杨正道
二、定襄流亡政府的开置与突厥的意图
三、义城公主的强行路线与突利、郁射设的离叛
四、余波
结语
第四章 唐对突厥遗民的处置
引言
一、定襄、云中两都督府的设置年代与六州问题
二、突厥降户与开元户部 格残卷
三、降户与蕃户
结语
第五章 唐代有关内附异民族的规定
引言
一、内地羁縻州与赋役负担
二、唐令以异民族为对象的相关规定的解释
结语
第二部 新出土史料所见唐代突厥人的存在形态
第一章 开元十一年的《阿史那施墓志))
引言
一、志文译注
二、阿史那氏的谱系与墓主的位置
三、关于志文所引《大唐实录》
结语
第二章 天宝三载的《九姓突厥契苾李中郎墓志》
引言
一、志文译注
二、“九姓突厥”与契苾部
三、关于墓主——代 结语
第三章 开元十二年的《阿史那毗伽特勤墓志》
导言
一、隋唐史研究中的视点
二、由此视点生发的诸问题
三、本书的构想
第一部 唐的建国与北方问题
第一章 唐的建国与匈奴费也头
引言
一、太原起兵与三子的河西封建
二、《新唐书》窦氏世系表批判
三、太穆皇后与匈奴费也头
四、李渊入关与鄂尔多斯的匈奴费也头
结语
第二章 玄武门之变前夜的突厥问题
引言
一、关于玄武门之变的先学诸说
二、史料批判呈现的突厥问题
三、武德九年六月政变的意义
结语
第三章 突厥拥立杨正道与第一汗国的解体
引言
一、突厥拥立杨正道
二、定襄流亡政府的开置与突厥的意图
三、义城公主的强行路线与突利、郁射设的离叛
四、余波
结语
第四章 唐对突厥遗民的处置
引言
一、定襄、云中两都督府的设置年代与六州问题
二、突厥降户与开元户部 格残卷
三、降户与蕃户
结语
第五章 唐代有关内附异民族的规定
引言
一、内地羁縻州与赋役负担
二、唐令以异民族为对象的相关规定的解释
结语
第二部 新出土史料所见唐代突厥人的存在形态
第一章 开元十一年的《阿史那施墓志))
引言
一、志文译注
二、阿史那氏的谱系与墓主的位置
三、关于志文所引《大唐实录》
结语
第二章 天宝三载的《九姓突厥契苾李中郎墓志》
引言
一、志文译注
二、“九姓突厥”与契苾部
三、关于墓主——代 结语
第三章 开元十二年的《阿史那毗伽特勤墓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