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炳尧
页数:197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087206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地名工作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推行并逐步实现地名标准化,以充分发挥地名的各项功能,为经济社会运行、国内外交往和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便捷的服务。而地名管理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根本途径,可见,地名管理是地名工作的中心任务。
本书特色
为全面系统地总结、展示中国地名学研究成果,引导地名学理论研究活动沿着国内外地名标准化发展方向深入开展,为广大地名工作者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套系统教材,为中国地名标准化事业的开拓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在民政部领导的关注与指导下,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组织编纂了这套《中国地名标准化研究文库》。
该《文库》具有鲜明的系统性、方向性、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等特点。
《文库》的作者,既有多年从事地名学理论研究的中老年专家,又有勇于开拓创新的青年人才,这个作者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地名学理论研究传承与发展的历程。《文库》的编著出版,既是各册专著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又是我国20多年来广大地名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总结。
本书为该《文库》丛书之一。
目录
第六章 地名标志的设置与管理第一节 地名标志的功能一、直观的指位功能二、对标准地名的示范功能三、实现标准地名社会化的推广功能四、装点环境的美化功能第二节 地名标志的类型一、按地名标志的内容分类二、按地名标志的造型分类三、按地名标志的设置形式分类第三节 地名标志的设置一、内容要准确规范二、规格、质料要符合标准三、造型要规范实用第四节 地名标志的管理一、贯彻国家标准,实现地名标志规范化二、拟发地名标志专项法规,坚持依法管理三、建立地名标志信息系统,实施跟踪管理四、搞好地名标志规划,逐步实现地名标志化第七章 地名监督第一节 地名监督的性质一、是一种控制职能二、是一种制约性机制三、是一种社会性活动第二节 地名监督的内容一、对地名命名更名的监督二、对使用标准地名的监督三、对书写(译写)地名的监督四、对管理和使用地名标志的监督五、对编纂出版地名工具书的监督第三节 地名监督的原则一、必须依法监督二、必须正确处理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关系三、必须做到具体化和有效性四、必须坚持经常性与定期性相结合五、必须取得社会的广泛支持第四节 地名监督的方式一、利用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二、组织地名监理队伍进行经常性监督……
第八章 城镇地名管理第九章 地名工具书的编纂出版第十章 地名信息的管理第十一章 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第十二章 地名管理法制化第十三章 地名管理现代化第十四章 地名管理体制第十五章 地名管理创新参考书目后记
节选
br />
《中国地名标准化研究文库》
20多年来,中国地名学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学科体系基本形成,
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且正在不断开拓和创新,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地名标准化
事业。为了全面系统地总结、展示中国地名学研究成果,引导地名学理论研
究活动沿着国内外地名标准化发展方向深入开展,为广大地名工作者专业理
论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套系统教材,为中国地名标准化事业的开拓与创新提供
理论支持,在民政部领导的关注与指导下,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组织编纂了这
套《中国地名标准化研究文库》,使之集当代中国地名学研究成果之大成。
本《文库》各册专著,基本上涵盖了中国地名学的学科内容,系统地揭
示了地名学的主要论题,因而《文库》具有鲜明的系统性;本《文库》以中
国地名工作的根本目标——地名标准化为纲,各册专著均遵循不断推进、逐
步实现地名国家标准化和地名国际标准化这个大目标阐述理论主张,因而
《文库》具有鲜明的方向性;本《文库》各册专著在理论观点上既保持地名学
科的一致性又允许各自成理论体系,在内容上既防止相互重复又允许必要的
交叉,在体例上既保持统一的规范又允许必要的具体变通,因而《文库》具
有鲜明的科学性;本《文库》各个专著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切实
服务于地名工作实践,因而《文库》具有鲜明的实用性;本《文库》坚持继
承与创新并举的原则,一方面积极传承中国地名学研究理论成果并使之发扬
光大,一方面着眼未来大胆开拓创新,使之长足发展,因而《文库》具有鲜
明的创新性。
本《文库》的作者,既有多年从事地名学理论研究的中老年专家,又有
勇于开拓创新的青年人才,这个作者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地名学理
论研究传承与发展的历程。《文库》的编著出版,既是各册专著作者集体智慧
的结晶,又是我国20多年来广大地名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总结。
衷心感谢关注、支持《文库》编著出版的褚亚平、王际桐等老一辈地名专家
和多年来为推动中国地名学发展作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广大地名工作者。
本《文库》各册专著采用统一装帧和版式设计,分册出版,但不排列先
后顺序。
《中国地名标准化研究文库》是我国第一套地名学丛书,其中多数专著也
是第一次与读者见面。它的编著出版是地名学理论研究的一项系统工程,也
是我国地名学理论建设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鉴于地名学是一门新兴学
科,加之我们水平局限,其中误漏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
指正。
中国地名研究所所长刘保全
2007年10月
一、城镇地名管理要纳入城镇管理的系统工程
城镇管理,以城镇经济和社会生活运行为对象,以充分发挥城镇功能为
目标。城镇管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设施等各大系统,每个
领域中又包含若干子系统,仅其基础设施领域中就包含着若干方面。可见,
城镇管理是一个浩大的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
地名管理,就其性质而言,它是城镇管理这个社会系统工程中行政管理
领域里的一个系统;就地名的功能而言,城镇管理的各个领域及其各个系统
都需要借助地名的交际功能而顺利运作。地名管理涉及到城镇管理的各个方
面,搞好城镇地名管理,不断提高地名标准化水平,是保障城镇管理顺畅运
行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因此,城镇地名管理必须纳入城镇管理这个
系统工程中,并为各个管理领域及其管理系统的运行提供服务。
二、城镇地名管理要结合城镇规划建设实施
城镇规划的任务是,布置城镇体系,确定城镇在规划内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目标,确定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布局,合理利用土地,综合部署城镇经济、
文化、公共事业及战备等各项建设,以保证城镇有序地、协调地发展。城镇
规划是一个建设发展的蓝图,而城镇的建设活动则是实施城镇规划的途径,
是一个城镇形成和发展的脚步。
城镇地名,是伴随着城镇的规划建设而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同时地名
注记又是城镇规划文图的语言与记号。城镇地名主管部门要伴随着城镇的规
划建设工作及时拟定地名规划,把城镇规划建设作为确定城镇地名规划目标、
任务的依据,确定城镇地名标准化目标、任务,拟订各类新生地名的命名方
案和现行地名的更名方案,并随着城镇规划的实施和建设的进展,及时将命
名更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