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姚朝文
页数:163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68256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就中国大陆对文学进行泛文化研究中各家、各学派学术思想的精华加以提要钩玄,胪列出泛文化研究中各个研究派别之间的学术主张与理路。随后,展开五项学术批判──研究重心之争与社会立场的分歧、能否回答新的文艺现象、视图形式是否凌越了纸媒文学、文艺生态是否可以提供人类中心与科技中心之外的第三种理论支撑、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是否能成为当下中国有效的言说──以及建立在五项批判基础上的特定反思。然后推论出四项具有共识
作者简介
姚朝文,佛山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中文系三级教授、岭南学者、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日本国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外籍教授,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博士,“南粤优秀博士研究生”荣誉称号获得者,省高等院校“千百十工程”第二批培养对象。
本书特色
本书讨论了近几十年来“文学研究的文化批评化”现象,从文化批评的开端、展开、国内外资源等方面做了学术史的梳理,重点分析了“文学研究的文化批评化”的原因和背景,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与评骘文化批评各学派的学术主张与理路、各学派间的论争。作为完整的学术史文献综述,本书还预测了“文学研究的文化批评化”的发展趋向,指引拓展路径。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导论:生命意识、中国文化与学术研究
第一章 文学研究的文化批评现象
第一节 文学之文化批评的开端
第二节 文学之文化批评的展开
第三节 文学之文化批评的国内资源
第二章 文学研究文化批评化的原因和背景
第一节 文学和文学观念的文化批评化
第二节 文学研究者意识与态度的变化
第三节 文化批评的外来理论资源
第三章 文化批评各学派的理论与论争
第一节 “文学性”的位移与文学的边界
第二节 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论争
第三节 解构文化研究的学说
第四节 艺术人类学的学术思路
第五节 人文精神、新理性精神
第六节 重写文学史的学术思路
第七节 从文化诗学到经典文学理论
第八节 视图叙事与消费文化理论
第九节 文艺生态与生态批评的倡导
第四章 批判与反思
第一节 对文学的文化批评中各学派论争的重估
第二节 重估引发的反响
第五章 发展趋向
第一节 扩大学科视野的姿态
第二节 消解传统学科界域的努力
第三节 面临的重大缺失
第四节 克服缺失的出路
第六章 拓展文学的文化批评的路径
第一节 空缺:传统文学理论遗留的命题
第二节 核心:经典诗学向非经典诗学的转向
第三节 文化指向:三个重大转变
附录:作者已发表本论题前期成果
前言
导论:生命意识、中国文化与学术研究
第一章 文学研究的文化批评现象
第一节 文学之文化批评的开端
第二节 文学之文化批评的展开
第三节 文学之文化批评的国内资源
第二章 文学研究文化批评化的原因和背景
第一节 文学和文学观念的文化批评化
第二节 文学研究者意识与态度的变化
第三节 文化批评的外来理论资源
第三章 文化批评各学派的理论与论争
第一节 “文学性”的位移与文学的边界
第二节 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论争
第三节 解构文化研究的学说
第四节 艺术人类学的学术思路
第五节 人文精神、新理性精神
第六节 重写文学史的学术思路
第七节 从文化诗学到经典文学理论
第八节 视图叙事与消费文化理论
第九节 文艺生态与生态批评的倡导
第四章 批判与反思
第一节 对文学的文化批评中各学派论争的重估
第二节 重估引发的反响
第五章 发展趋向
第一节 扩大学科视野的姿态
第二节 消解传统学科界域的努力
第三节 面临的重大缺失
第四节 克服缺失的出路
第六章 拓展文学的文化批评的路径
第一节 空缺:传统文学理论遗留的命题
第二节 核心:经典诗学向非经典诗学的转向
第三节 文化指向:三个重大转变
附录:作者已发表本论题前期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