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建球,钱桂华,郭念发编著
页数:215 页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021635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澳大利亚大陆沉积建造与构造运动特征出发,详述了澳大利亚大型沉积盆地中吉普斯兰盆地、坎宁盆地、卡那封盆地、帕斯盆地、波拿巴盆地、布劳斯盆地的地质特征、油气聚集与成藏以及油气资源潜力,指明了勘探方向,反映了该地区含油气盆地的地质规律和勘探历程。
本书可供从事油气地质研究的科研人员与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特色
澳大利亚大陆虽然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陆,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世界上唯一占据一个整个大陆的国家。本书从澳大利亚大陆沉积建造与构造运动特征出发,详述了澳大利亚大型沉积盆地中吉普斯兰盆地、坎宁盆地、卡那封盆地、帕斯盆地、波拿巴盆地、布劳斯盆地的地质特征、油气聚集与成藏以及油气资源潜力,指明了勘探方向,反映了该地区含油气盆地的地质规律和勘探历程。本书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目录
第一节 太古宙、元古宙沉积建造与构造运动
第二节 早古生代沉积建造与构造运动
第三节 晚古生代沉积建造与构造运动
第四节 中生代沉积建造与构造运动
第五节 古近纪和新近纪沉积建造与构造运动
第六节 亚洲太平洋地区沉积建造与构造演化
第二章 吉普斯兰盆地与油气成藏
第一节 盆地基本地质特征
第二节 盆地沉积建造
第三节 陆上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第四节 海上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第三章 坎宁盆地与油气成藏
第一节 盆地基本地质特征
第二节 盆地沉积建造
第三节 盆地烃源岩及储盖组合
第四节 盆地油气成藏组合
第五节 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第四章 卡那封盆地与油气成藏
第一节 盆地基本地质特征
第二节 盆地构造演化
第三节 盆地沉积建造
第四节 烃源岩及储盖组合
第五节 典型油气田成藏及勘探潜力分析
第五章 帕斯盆地与油气成藏
第一节 盆地基本地质特征
第二节 盆地沉积建造
第三节 烃源岩及油气成藏组合
第四节 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第六章 波拿巴盆地与油气成藏
第一节 盆地基本地质特征
第二节 盆地沉积建造
第三节 烃源岩及储盖组合
第四节 油气成藏分析
第五节 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第七章 布劳斯盆地与油气成藏
第一节 盆地基本地质特征
第二节 盆地沉积建造
第三节 盆地烃源岩及储盖组合
第四节 油气成藏特征
第五节 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参考文献
节选
nbsp; 言
澳大利亚大陆虽然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陆,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国土总面积为
7682300km2,是世界上唯一占据一个整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四周环海,有36735km
长的绵长海岸线,南部有浅海域的澳大利亚大海湾,东部有卡奔塔利亚海湾(the Gulf of
Carpentaria)。澳大利亚大陆四周有许多小岛屿以及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即大堡礁(the
Great Barrier Reef),澳大利亚最大的岛屿是塔斯马尼亚岛。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平坦、最干燥的大陆,中部洼地及西部高原均为气候干燥的沙
漠,能作为畜牧及耕种的土地只有26×104km2。沿海地带,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带,适于
居住与耕种。这里丘陵起伏,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个沿海地带形成一条
环绕大陆的“绿带”,正是这条“绿带”养育了这个国家。
澳大利亚大陆地理环境表现与其他大陆迥然不同,地理环境要素显明而独特。从整体
来看,澳大利亚大陆突出特征是暖热干旱,澳大利亚干旱气候区所占比例之大为各大陆所
不及,同时内流区和无流区所占比例之大亦为世界之最,地表水贫乏,外流区分散在大陆
的边部。反映在植被上,澳大利亚森林植被稀少,以耐长期干旱的旱生植物为主。从自然
带分布来看,澳大利亚大陆荒漠与半荒漠面积为340×104km2,占总面积的45%,亦居
各大陆首位。考虑各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结构、气候条件和植被类型等特点,可把澳大
利亚大陆划分5个自然地理区。
(1)北部夏雨区。
本区位于大陆的最北部,南界大致与南纬18。~20。线符合。在构造上本区属于西澳陆
台的一部分,具有前寒武纪基底,除卡奔塔利亚湾沿岸属沉陷区,地势平坦外,地形以低
高原为主。本区属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年降水量介于600~1500mm,多降在夏季,夏季
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五分之四,冬季干燥。雨季到来前的11月气温最高,有些地区可
超过30。C,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也在20。C以上。河流受气候制约,夏季流量大,有些
河流在干季时个别地段干涸。除沿海地带多红树林外,植被以热带稀树草原为主。同时又
依降水的多少,呈带状变化,由北向南,依次为热带疏林、热带干草原,较干燥地方分布
着灌丛。
(2)西部荒漠区。
这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自然区。位于大陆中西部,西临印度洋,东部大致止于东经
140。。按自然条件来说,它很像非洲的撒哈拉。本区除印度洋岸有宽窄不等的沿海平原,
在东部、西北部有超过1000m的山地外,大部分是600m以下的高原。本区最突出的特点
是气候干燥,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50mm,仅在周围地区增加到300mm,东部山
地迎风坡,年降水量达300~500mm。由于气候十分干旱,地表水很缺乏,仅边缘较湿润
地区,河床在雨后有水,大部分时间干涸。全区却散布着众多的盐湖。本区夏季炎热,是
全大陆夏季高温区,冬季气温日夜温差大。由于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物贫乏,以荒漠
植被为主。
(3)西南部冬雨区。
本区位于大陆西南部,三面临海,属夏干热、冬温雨的地中海型气候区。沿海地带年
降水量可达1000mm,向北和向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有的地区还不足500mm。自然植
被以森林为主,由高大的桉树组成,有些地段自然植被已为人工针叶林所代替,有的地区
已辟为农田发展园艺业。由沿海向内陆,随降水量的逐渐减少而变成稀疏的桉树林和澳大
利亚特有的密灌丛。
(4)中部干旱平原区。
本区北部属埃尔湖内陆流域,南部是墨累一达令河流域,地形以平原为主,是澳大利
亚大陆地势最低平部分。气候属大陆性,自东向西干燥性逐渐加强。埃尔湖滨年降水不足
120mm,由此向北、东、南外围增加到500mm。全区夏季普遍高温,平均气温在25。C以
上;冬季北部为11~15。C,南部为9~12。C。平原区地表水不多,但地下水却十分丰富。
植被依降水多少而发生变化,降水较多的北部和东部,生长着稀疏明亮的桉树林和干草
原,向南是不同的灌丛,沿河是桉树带状林,愈接近埃尔湖愈干燥,形成荒漠,有些地段
仅在偶然间大雨之后,植物迅速生长,其中多数是短生植物。
(5)东部湿润山地区。
本区位于大陆东部,包括大分水岭和大陆的东部沿岸地带,是一南北向条带状自然
区。地形以山地占绝对优势,第三纪构造运动中,古褶皱山地发生断裂、抬升,沿断裂线
有玄武岩喷出,个别地段有火山活动。全区气候湿润,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mm左右,
在地形有利的条件下,可超过4000mm。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北段年内温差不大;
南段已属于亚热带,冬季气温较低,有时冷气团从南方侵入,气温可降到0。C以下。冬季
高山上有积雪。河流短小(不超过400kin)流急,靠雨水补给。东部山地是澳大利亚主
要森林分布区,北部为热带雨林,南部为亚热带潮湿森林。从海岸到海拔1000~1200m
的东坡布满森林,山脉西坡降水较少,林地稀疏。山地上部生长的树木较矮小,海拔
1600~1900m的地段,森林变成曲树群落和矮生灌丛。
澳大利亚这个广阔的“岛国”南北约3200km,东西约3800km。西北部处于赤道的
热带气候区,而南部则处于温带气候区。澳大利亚12月至2月是夏季,而3月至5月是
秋季,6月至8月是冬季,春季则是9月至11月。澳大利亚是世界七大洲中地势最平坦
的大陆,平均海拔高度不到300m,而世界的平均海拔高度约为700m。澳大利亚东南部的
澳大利亚阿尔卑斯山脉(the Australian Alps)是该国最高的地区,其中科西阿斯克山峰
(Mount Kosciusko)则是澳大利亚的最高点,高度为2228m。
此外,塔斯马尼亚岛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自然地理区,它处在南半球温带地区,面积为
67900km2,与大陆间以宽224km的巴斯海峡相隔。塔斯马尼亚岛在地形和地质构造上均
为大陆东南部山地的延续。它的地形属穹状高地,平均海拔为600m,被河谷深切,北部
和中部地势较高,可达1500m,有古冰川遗迹。海岸陡峭并有大量锯齿状海湾和半岛。塔
斯马尼亚岛气候凉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最热月和最冷月气温差一般不超过10。C,年
平均降水量达1000mm,有的地区可超过3500mm,多为持续的毛毛雨。在山地冬季可有
降雪,但雪被多难以保存。河网稠密,河流水深流急,水量丰富。森林植被以常绿树种占
优势,特别是喜湿的桉树和常绿栎树。岛上保存有一些大陆上早已灭绝的动物,也有一些
南极区系的代表,如除了大陆上的有袋类外,在岛上有袋狼和袋獾,在南部还有企鹅。澳
大利亚东北沿海地带生长着郁郁葱葱的热带森林,其间栖息和生长着世界其他地区见不到
的珍奇动物、野花和鸟类。一群群牛羊遍布澳大利亚内陆地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内地
是广袤无垠、杳无人烟且干燥荒芜的大沙漠,在阿尔卑斯山脉和塔斯马尼亚山脉的高峰
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形成一派独特优美的自然风光。
澳大利亚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发现的矿产有70多种,其中,铅、镍、
银、钽、铀、锌已探明经济储量居世界首位,铁矿储量占世界第二位。澳大利亚是世界上
最大的铝土、氧化铝、钻石、铅、钽生产国;同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烟煤、铝土、铅、钻
石、锌及精矿出口国,第二大氧化铝、铁矿石、铀矿出口国,第三大铝和黄金出口国。已探
明的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蕴藏量:铝矾土约31×108t,铁矿砂153×108t,烟煤5110×
10st,褐煤4110×10。t,铅1720×104t,镍900×104t,银40600t,钽18000t,锌3400×
104t,铀61×104t,黄金4404t。澳大利亚原油储量为2400×104 L,天然气储量为13600×
108m3,液化石油气储量1740×108 L。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0%,天然森林面积约为
1.55×10。ha0(三分之二为桉树),用材林面积为122×104ha。澳大利亚渔业资源丰富,
捕鱼区面积比国土面积还多16%,是世界上第三大捕鱼区。
澳大利亚发育48个沉积盆地,其中20个盆地部分或全部位于海上。盆地中的沉积岩
建造覆盖了澳大利亚陆地面积的一半,也覆盖了约200×104km2面积的大陆架。澳大利亚
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呈规律分布,西部、北部沿海盆地主要是中生代拉张裂谷
盆地,大陆西部和中部的盆地为元古宙一古生代克拉通内部盆地区,东部盆地为晚古生代
与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区,南部和东北部盆地为晚中生代一第三纪拉张裂谷盆地区。
目前在14个盆地内已经发现了油气田,油气产层主要分布于奥陶纪至新生代古新世
地层中,除了坎宁盆地的油气产自泥盆系的礁相白云岩外,其他盆地的油气均产自碎屑
岩。烃源岩的时代分布也较广,从奥陶纪到古新世沉积建造均有出现。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天然气生产国之一,自1998年以来,该国的天然气年产量在
(300~355)×108 m3[(10590~12540)×108fee],其中相当一部分出口到日本和韩国等国
家,2004年的天然气出口量达到了122×10sm。(4310×108ft3)。澳大利亚的石油不能自
给,在过去的30年中,其石油产量只能满足国内需求的60%~95%。
澳大利亚的油气生产史不到50年,第一个商业油田(Moonie Oil Field)发现于1961
年,此后,又相继在其他的13个沉积盆地发现了油气田。
澳大利亚的石油主要产自吉普斯兰盆地(Gippsland Basin)和北卡那封(N.Carnar—
von Basin)盆地。这两个盆地的石油产量约占总产量的90%。从1970年起一直到1994
年,澳大利亚石油产量的一半以上来自吉普斯兰盆地。不过该盆地的石油产量自1985年
起开始下滑,1996年之后,吉普斯兰盆地的石油产量被北卡那封盆地所取代,北卡那封
盆地的石油产量已占澳大利亚原油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从而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一大产油盆
地。据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局的研究(Geoseicence Australia,2003),截至2002年底,澳
大利亚的剩余探明加控制储量分别是石油为11.08×108bbl·,凝析油为17.43×108bbl,
天然气为25280×108m3(89.28×101ft)。石油储量主要分布于北卡那封盆地和吉普斯
兰盆地,而凝析油和天然气则主要分布于北卡那封盆地、布劳斯盆地和吉普斯兰盆地。
澳大利亚的天然气开发也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天然气产量在逐年上升。自1998
年起,澳大利亚的天然气年产量保持在300×108m3(10590×108ft)以上。20世纪8f)年
代以前,天然气主要产自吉普斯兰盆地和库珀盆地,1986年之后,天然气产量的75%以
上都产自这两个盆地,1989年之后,北卡那封盆地则变成了澳大利亚的第一大产气盆地,
当年该盆地的天然气产量为76×10。m3(2680×lOsft3),而库珀盆地和吉普斯兰盆地的天
然气产量分别为60×10m3(2120×lOsft)和59×10m3(2080×108ft)。
根据2001年的统计,澳大利亚发现的原油可采储量(约9.2×108 m3)大部分(三分
之二)赋存于东南部海上吉普斯兰盆地古近系储集层中,其他的主要原油可采储量发现于
北卡那封和波拿巴盆地,主要的天然气储量发现于北卡那封、吉普斯兰、布劳斯、波拿巴
和库珀盆地。
总之,澳大利亚大陆是一个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的大陆,虽然在这块大陆发现了一些油
气田,但对澳大利亚油气聚集规律的认识还是初步的,也是肤浅的。为了更好地在这块大
陆上开展石油勘探与开发,我们根据已有地质资料,总结以往的地质认识和勘探经验,编
著了这本著作。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姚柏平、蔡楠松、肖蔚、饶轶群、骆卫峰、陈丽
萍、张康寿、耿福兰、史良敏、王燕芳等给予了大力的指导与帮助,他们根据自己对澳大
利亚油气的勘探实践经验,对本书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对我们裨益颇深,受益
匪浅。在此,特向他们表示感谢!
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第二章由郭念发编写,第四章由钱桂华编写,第三章、第五
章、第六章、第七章由张建球编写,郭念发对全书进行了修改与统编。虽然内容上还很肤
浅,体例上还很零乱,但这是对国外油气勘探的资料分析及勘探实践的总结,在某种意义
上说,也是一次尝试。
毕竟是一次尝试,错误缺点在所难免,请同行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07年10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