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超,陈刚 著
页数:152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1147573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盆地差异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效应
内容简介
本专著紧紧围绕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的热点问题,利用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U-Pb定年的方法,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自生伊利石定年等技术,把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与西南部差异构造演化过程及其控制的多种能源矿产的耦合成矿效应等内容详细论述。综合探讨分析了中-新生代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热事件、抬升冷却事件及其动-热转换的油气成藏效应。填补该区晚白垩世以来该盆地将近1亿年沉积地层记录缺失期的构造演化断代史。本专著具有专业性强、实践性强、针对性强等特点,启发地质工作者和石油工作者对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的新认识。
作者简介
丁超,男,博士,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主要讲授《油气成藏地质学》《石油构造分析》《地球科学概论》《地质类专业英语》等课程,研究油气成藏年代学与沉积盆地构造演化,探索油气成藏过程及其分布规律。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以及中石油和延长油田横向协作攻关项目。指导学生获得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1相,并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陈刚,男,教授,博士毕业于西北大学,博士后就读于西北大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与胜利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盆地构造演化与相邻造山带的耦合关系及其油气成藏系统与富集分布规律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获得相关部门、陕西省政府、油田公司和西北大学等科研及教学奖励7项。
本书特色
《盆地差异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效应》一书内容丰富,围绕盆地差异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效应的相关理论以及具体技术等进行阐述,从相关理论、实操技术到实践案例均有系统性论述。
目录
第一节 区域构造特征
第二节 沉积建造序列与构造层序格架
第三节 “不整合”构造事件及其地质响应特征
第二章 盆地东北部构造事件与差异隆升过程
第一节 中-新生代构造事件的年代学记录
第二节 中-新生代差异隆升过程
第三节 中-新生代构造热演化历史
第三章 盆地西南部构造事件与差异隆升过程
第一节
中-新生代构造事件的AFT年龄记录
第二节
第二节盆地西南部构造热演化史特征
第三节 差异隆升-剥蚀与改造强度分区特征
第四章 油气成藏年代学
第一节 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年代学
第二节 中生界油藏成藏年代学
第五章 盆地差异构造演化时间坐标及其耦合成矿(藏)效应
第一节 中-新生代演化-改造的时间坐标小
第二节 主控构造事件控制的差异成矿效应
第三节 多种共存矿产耦合成矿(藏)效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