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病理生理学(第4版)(第四轮五年制教材)(十二五)/吴立玲

封面

作者:吴立玲

页数:135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59190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病理生理学第4版,顺应国际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紧密结合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实际,在教材编写中更新观念,体现《病理生理学》内在的规律和特色,重点突出了基础与临床间承前启后的内在联系。具体反映在:①教材内容整合优化,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取与教学大纲相适应的经典病理生理学章节,避免将教材编为大型参考书;②引进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近年来取得的最新进展以及基础医学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方面的转化医学成果,注重编写内容的逻辑体系、基本概念等与临床一致;③关注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的变化,补充及完善与之匹配的内容;④本次再版配备了与主教材相应的习题集,其中特别增加病例性选择题和病例讨论性问答题;⑤增加图、表,既利于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又便于教师授课使用。

作者简介

吴立玲,女,1954年生于北京市。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副主编,《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生理学报》和《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委等。曾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七和第八届秘书长,第九届理事长。
承担病理生理学课程本科教学37年。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0余部。2011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7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奖。主持的病理生理学课程被评为国家和北京市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要从事心血管病理生理学和下颌下腺分泌调控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3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80余篇;发表教学论文8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教育部基金项目等10余项,获教育部等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项。

刘志跃,男,1957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现任内蒙古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评审专家。
承担病理生理学课程本科教学35年。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取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5篇;发表教学论文15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本书特色

病理生理学第4版,顺应国际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紧密结合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实际,在教材编写中更新观念,体现《病理生理学》内在的规律和特色,重点突出了基础与临床间承前启后的内在联系。具体反映在:①教材内容整合优化,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取与教学大纲相适应的经典病理生理学章节,避免将教材编为大型参考书;②引进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近年来取得的最进展以及基础医学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方面的转化医学成果,注重编写内容的逻辑体系、基本概念等与临床一致;③关注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的变化,补充及完善与之匹配的内容;④本次再版配备了与主教材相应的习题集,其中特别增加病例性选择题和病例讨论性问答题;⑤增加图、表,既利于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又便于教师授课使用。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2章 疾病概论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第二节 病因学
第三节 发病学
第四节 疾病的转归

第3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一节 水、电解质正常代谢
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
第三节 水肿
第四节 钾代谢障碍
第五节 钙磷代谢紊乱

第4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第一节 人体酸碱物质的来源及平篌调节
第二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及分类
第三节 反映酸碱平衡的检测指标
第四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第五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第六节 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5章 糖代谢紊乱
第一节 高血糖症
第二节 低血糖症

第6章 脂代谢紊乱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高脂血症
第三节 低脂血症

第7章 缺氧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第三节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第四节 缺氧与疾病
第五节 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第六节 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8章 发热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第三节 发热的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
第四节 发热时机体的代谢与功能变化
第五节 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9章 应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应激的全身反应
第三节 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及功能变化
第四节 应激与疾病
第五节 应激性损伤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10章 休克
第一节 休克的病因和分类
第二节 休克的发病机制
第三节 休克对机体代谢和功能的影响
第四节 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11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一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与诱因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与发展的机制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与分型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主要临床表现
第五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12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第三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第四节 主要器官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特点
第五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13章 呼吸功能不全
第一节 呼吸功能不全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呼吸功能不全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第三节 呼吸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主要功能和代谢变化
第四节 呼吸功能不全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14章 心功能不全
第一节 心功能不全的原因、诱因和分类
第二节 心功能不全的发生机制
第三节 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偿适应反应
第四节 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五节 心功能不全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15章 肾功能不全
第一节 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第二节 急性肾衰竭
第三节 慢性肾衰竭
第四节 尿毒症

第16章 肝功能不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肝性脑病
第三节 肝肾综合征

第17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经过
第二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第三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时机体的变化
第四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中英文专业词汇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病理生理学(第4版)(第四轮五年制教材)(十二五)/吴立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93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