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万瑜编著
页数:256页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30720500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三部分: (1) 大型科研仪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应用 ; (2) 科研仪器的基本操作训练 (对应第1部分设置的实验课) ; (3) 介绍高新研究技术和方法。
作者简介
陈云,男,1969年出生,博士,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授,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生物材料研究,重点研究高分子材料尤其纤维素、大豆蛋白质、壳聚糖、淀粉等天然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和改性,评价它们与组织间的相互作用及生物相容性,开发其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专著5部,申请专利7项。
目录
第一章 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的优势及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第四节 双光子激光扫描荧光显微系统简介
第五节 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技术
第六节 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扫描参数的选择和调整
第七节 实验: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实习指导
第二章 生物医学电子显微镜技术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透射电子显微镜
第三节 扫描电镜
第四节 X-射线能量谱仪
第五节 超微结构病理概要
第六节 电子显微镜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第七节 实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制样技术及样品观察
第八节 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制样技术及样品观察
第三章 生物分子分离技术
第一节 超速离心分离技术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三节 双向电泳分离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四节 实验:差速离心法分离白鼠肝脏中的微粒体
第五节 实验:高效液相色谱实验.色谱柱的评价
第六节 实验:2-DE实验步骤与方法
第四章 光谱分析及成像技术
第一节 可见光、荧光、化学发光成像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第二节 荧光、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结构功能简介
第三节 多模式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
第四节 量子点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五节 实验:化学发光成像的数据获得与数据分析
第六节 实验:利用紫外及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蛋白质及核酸含量
第七节 实验:近红外染料标记的脂质体样品体内靶向实验
第八节 实验:Lewis细胞向肺部转移实验
第五章 流式细胞术
第一节 流式细胞仪结构及工作原理
第二节 流式细胞仪的应用基础
第三节 实验: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与分析
第四节 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PI单染色法
第五节 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Annexin V/PI双染法
第六章 生物分子定量分析
第一节 实时荧光定量PCR
第二节 MicroRNA
第三节 RNAi技术
第四节 生物芯片技术
第五节 从体细胞到干细胞的重编程
第六节 显微操作技术
第七节 实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HSP70基因表达
第八节 实验:显微注射系统的仪器介绍与基本操作
第七章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技术
第一节 Biacore的检测原理与应用
第二节 生物大分子结构模拟
第三节 实验:Biacore的基本操作
第四节 实验:生物分子间的结合动力学分析
第八章 膜片钳技术
第一节 膜片钳技术基本原理简介
第二节 离体脑片膜片钳记录技术
第三节 实验:膜片钳系统的仪器介绍与基本操作——Axon 700B-DG4型
参考文献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的优势及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第四节 双光子激光扫描荧光显微系统简介
第五节 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技术
第六节 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扫描参数的选择和调整
第七节 实验: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实习指导
第二章 生物医学电子显微镜技术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透射电子显微镜
第三节 扫描电镜
第四节 X-射线能量谱仪
第五节 超微结构病理概要
第六节 电子显微镜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第七节 实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制样技术及样品观察
第八节 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制样技术及样品观察
第三章 生物分子分离技术
第一节 超速离心分离技术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三节 双向电泳分离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四节 实验:差速离心法分离白鼠肝脏中的微粒体
第五节 实验:高效液相色谱实验.色谱柱的评价
第六节 实验:2-DE实验步骤与方法
第四章 光谱分析及成像技术
第一节 可见光、荧光、化学发光成像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第二节 荧光、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结构功能简介
第三节 多模式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
第四节 量子点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五节 实验:化学发光成像的数据获得与数据分析
第六节 实验:利用紫外及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蛋白质及核酸含量
第七节 实验:近红外染料标记的脂质体样品体内靶向实验
第八节 实验:Lewis细胞向肺部转移实验
第五章 流式细胞术
第一节 流式细胞仪结构及工作原理
第二节 流式细胞仪的应用基础
第三节 实验: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与分析
第四节 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PI单染色法
第五节 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Annexin V/PI双染法
第六章 生物分子定量分析
第一节 实时荧光定量PCR
第二节 MicroRNA
第三节 RNAi技术
第四节 生物芯片技术
第五节 从体细胞到干细胞的重编程
第六节 显微操作技术
第七节 实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HSP70基因表达
第八节 实验:显微注射系统的仪器介绍与基本操作
第七章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技术
第一节 Biacore的检测原理与应用
第二节 生物大分子结构模拟
第三节 实验:Biacore的基本操作
第四节 实验:生物分子间的结合动力学分析
第八章 膜片钳技术
第一节 膜片钳技术基本原理简介
第二节 离体脑片膜片钳记录技术
第三节 实验:膜片钳系统的仪器介绍与基本操作——Axon 700B-DG4型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