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明杰编著
页数:386页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3072045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四编, 从古籍实体的保存性整理、古籍文本的复原性整理、古籍语义的阐释性整理、古籍内容的组织性整理四个方向入手, 首先全面讲述古籍的聚散与采访、古籍的典藏与修复的理论知识, 再对古籍的版本、古籍的校勘、古籍的辨伪、古籍的辑佚等古籍整理内容进行讲解, 后面深入古籍语义的整理内容, 比如古籍的标点、古籍的注释到古籍的翻译等专业知识。
作者简介
李明杰,现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文献整理与保护、中国图书文化史。近十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多项。独立出版著作5种,在包括《中国图书馆学报》、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等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
目录
绪论:古籍与古籍整理
第一节 古籍的概念及数量
一、“古籍”的词源及涵义
二、现存古籍的数量
第二节 古籍的结构及装帧形式
一、古籍的结构
二、古籍的装帧形式
第三节 古籍的产生及流传方式
一、古籍的产生方式
二、古籍的流传方式
第四节 古籍整理的涵义及范畴
一、古籍整理的涵义
二、古籍整理的范畴
第一编 古籍实体的保存性整理
第一章 古籍的聚散与采访
第一节 古籍的聚散
一、先秦时期古籍的聚散
二、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古籍的聚散
三、隋唐五代时期古籍的聚散
四、宋辽金元时期古籍的聚散
五、明清时期古籍的聚散
六、民国以后古籍的聚散
第二节 古籍的采访
一、古代文献采访思想
二、古籍的采访方法
第二章 古籍的典藏与修复
第一节 古籍的典藏
一、古籍的入库
二、古籍的排架
三、古籍的保管
第二节 古籍的修复
一、古籍修复的原则
二、古籍修复的程序
三、古籍修复的方法
第二编 古籍文本的复原性整理
第三章 古籍的版本
第一节 版本的涵义及类型
一、版本释义
二、古籍版本的类型
第二节 古籍版本的鉴定
一、从外在形式入手
二、从文字内容入手
三、借助相关的工具书
第三节 古籍版本源流的考订
一、考察祖本情况
二、查考祖本之后的同书异本
三、梳析版本源流
四、比较和选择善本
第四章 古籍的校勘
第一节 校勘释义
一、什么是校勘?
二、校勘与校对的区别
三、校勘与校雠的关系
……
第五章 古籍的辨伪
第六章 古籍的辑佚
第三编 古籍语义的阐释性整理
第七章 古籍的标点
第八章 古籍的注释
第九章 古籍的翻译
第四编 古籍内容的组织性整理
第十章 古籍的编目
第十一章 古籍的编纂
余论:古籍知识的数据化整理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 古籍的概念及数量
一、“古籍”的词源及涵义
二、现存古籍的数量
第二节 古籍的结构及装帧形式
一、古籍的结构
二、古籍的装帧形式
第三节 古籍的产生及流传方式
一、古籍的产生方式
二、古籍的流传方式
第四节 古籍整理的涵义及范畴
一、古籍整理的涵义
二、古籍整理的范畴
第一编 古籍实体的保存性整理
第一章 古籍的聚散与采访
第一节 古籍的聚散
一、先秦时期古籍的聚散
二、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古籍的聚散
三、隋唐五代时期古籍的聚散
四、宋辽金元时期古籍的聚散
五、明清时期古籍的聚散
六、民国以后古籍的聚散
第二节 古籍的采访
一、古代文献采访思想
二、古籍的采访方法
第二章 古籍的典藏与修复
第一节 古籍的典藏
一、古籍的入库
二、古籍的排架
三、古籍的保管
第二节 古籍的修复
一、古籍修复的原则
二、古籍修复的程序
三、古籍修复的方法
第二编 古籍文本的复原性整理
第三章 古籍的版本
第一节 版本的涵义及类型
一、版本释义
二、古籍版本的类型
第二节 古籍版本的鉴定
一、从外在形式入手
二、从文字内容入手
三、借助相关的工具书
第三节 古籍版本源流的考订
一、考察祖本情况
二、查考祖本之后的同书异本
三、梳析版本源流
四、比较和选择善本
第四章 古籍的校勘
第一节 校勘释义
一、什么是校勘?
二、校勘与校对的区别
三、校勘与校雠的关系
……
第五章 古籍的辨伪
第六章 古籍的辑佚
第三编 古籍语义的阐释性整理
第七章 古籍的标点
第八章 古籍的注释
第九章 古籍的翻译
第四编 古籍内容的组织性整理
第十章 古籍的编目
第十一章 古籍的编纂
余论:古籍知识的数据化整理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