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曹林娣
页数:285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3010689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古代文献典籍的形式内容和整理古籍的各个环节,如校勘、标点、注释、辨伪、辑佚、编纂等及其相关知识,如古代语言文字、古籍目录版本、古代历史文化等,还有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这是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对于研究者来说,它关系到对史料的驾驭、精通和考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又属于基础学科的性质。戴震认为,有义理之学,有文章之学,有考核之学。义理存于识,重在治论;辞章存乎才,靠创作;征实存乎学,用考证、辨伪,属于朴学。
作者简介
曹林娣现为苏州大学教授。笔名林棣。1944年8月生,江苏锡山市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在西北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现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专业中国园林文化方向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园林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古籍整理的意义
第一节 古籍范围的界定和古籍形态的变化
第二节 古籍的损毁残缺及其内容的真伪杂糅
第三节 古籍整理的意义及基本手段
第二章 先儒古籍整理得失论(上)
第一节 先秦汉唐时期的古籍整理
第二节 宋元明时期的古籍整理
第三章 先儒古籍整理得失论(下)
第一节 辽金元明时期的古籍整理
第二节 清代的古籍整理
第三节 传统方法的历史反思和新方法的探索
第四章 目录版本与古籍整理
第一节 目录与古籍整理
第二节 版本的渊源递嬗
第一章 古籍整理的意义
第一节 古籍范围的界定和古籍形态的变化
第二节 古籍的损毁残缺及其内容的真伪杂糅
第三节 古籍整理的意义及基本手段
第二章 先儒古籍整理得失论(上)
第一节 先秦汉唐时期的古籍整理
第二节 宋元明时期的古籍整理
第三章 先儒古籍整理得失论(下)
第一节 辽金元明时期的古籍整理
第二节 清代的古籍整理
第三节 传统方法的历史反思和新方法的探索
第四章 目录版本与古籍整理
第一节 目录与古籍整理
第二节 版本的渊源递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