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心理学概论

封面

作者:编者:张旭东//刘益民//欧何

页数:34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302523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心理学概论(第二版)》以普通心理学为基本框架,系统阐述了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以及个性心理;同时紧密联系学校工作的实际和师范院校学生特点,深入阐述了学校中的群体心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学校心理咨询等内容。每一章后均附思考题,书后附综合复习与思考题、模拟试题、参考文献,以方便读者使用。  《心理学概论(第二版)》在教材结构上突破了过去的单一模式,使教材更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并突出了师范性。  《心理学概论(第二版)》对应的课程荣获广东省第五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心理学概论(第二版)》适合作为师范院校公共课、成人教育相关专业心理学教材,也适合中小学教师、教研人员,以及从事各类教学工作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作用
第二节 心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
第一节 两种对立的心理观
第二节 心理是脑的机能
第三节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第三章 注意与教学
第一节 注意概述
第二节 注意的规律
第三节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四章 感知觉与教学
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
第二节 感知觉的规律
第三节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五章 记忆与教学
第一节 记忆概述
第二节 记忆的规律
第三节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六章 想象与教学
第一节 想象概述
第二节 想象的规律
第三节 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七章 思维与教学
第一节 思维概述
第二节 思维的规律
第三节 思维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八章 情绪情感与教学
第一节 情绪情感概述
第二节 情绪情感的规律
第三节 情绪情感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九章 意志与教学
第一节 意志概述
第二节 意志的规律
第三节 意志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十章 非智力因素与教学
第一节 非智力因素概述
第二节 非智力因素与教学
第三节 个性倾向性与教学

第十一章 个性心理特征与教学
第一节 气质与教学
第二节 性格与教学
第三节 能力与教学

第十二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第二节 学校心理辅导
第三节 学校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

第十三章 教师心理
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心理
第二节 教师的素质与智慧行为
第三节 教师威信与自我评估
第四节 教师的心理健康

第十四章 学习心理
第一节 学习的概述
第二节 技能学习
第三节 学习迁移
第四节 学习策略

第十五章 学生的品德心理
第一节 学生品德心理概述
第二节 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三节 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

第十六章 学校中的群体心理
第一节 群体心理概述
第二节 群体心理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际关系
第四节 班集体心理

第十七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三节 大学生的学习疲劳及其防治

第十八章 学生学习辅导
第一节 有效地利用课本与课堂
第二节 充分地利用时间
第三节 科学地利用大脑

综合复习与思考题
综合复习与思考题之一
综合复习与思考题之二
综合复习与思考题之三
综合复习与思考题之四
综合复习与思考题之五

模拟试题
期末考试模拟试题A卷(第一套,120分钟)
期末考试模拟试题B卷(第一套,120分钟)
期末考试模拟试题A卷(第二套,120分钟)
期末考试模拟试题B卷(第二套,120分钟)

主要参考文献

节选

  《心理学概论(第二版)》:  2.实验法  实验法是按照研究的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实验法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它是在实际生活情境中,通过创设或控制一定的条件来研究被试心理现象的方法。自然实验法既有对条件的控制,又有被试所熟悉的日常生活环境,所以它兼有观察法和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自然实验法是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3.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将要调查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设计成问题,让调查对象回答,以此来搜集研究资料的方法。它所搜集的资料包括意识和行为两个方面。意识指直接了解的调查对象的动机、态度、信念、感情等,行为指让调查对象回答是否做事、做的时间、程度等。调查行为的目的仍然是为了推论意识。问卷调查法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无法直接观察和实验的资料,它适合于探索、描述和解释各种性质的研究,在教育教学研究中应用极为广泛。这一方法的弱点是所了解的内容是人们对意识和行为的报告,有时不够准确。  问卷由一系列具体的问题构成,如何表述问题是问卷设计的中心问题。问题的形式可以分为开放式与封闭式两大类,每一类都有多种具体表现形式。  三、心理学研究报告的撰写与评价标准  (一)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撰写  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是为了表达研究的新成果,促进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对研究作出评价。心理教育科学的研究报告与其他文章的要求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即研究报告有较严格的格式要求,所表达的内容是研究的新成果,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一般来说,在研究设计阶段的后期,研究报告各部分的雏形就已形成了,因此,在进行研究的同时可以着手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撰写,一般包括以下程序。  1.提炼主题  主题是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宗旨和灵魂,是作者说明事物、阐明道理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和观点。精心地提炼主题,是写好报告和论文的关键。为此须做到:要努力使报告和论文的主题与研究之初所确定的主题基本一致;主题要集中,过散、过大容易使注意力分散,思考不够周密;要能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  2.确定研究报告的类型  撰写研究报告之前,首先要确定研究报告的类型,即用什么形式表达研究成果。是写作学位论文,还是投稿论文?投稿论文准备投往何种刊物?如果是投稿论文,还要根据读者对象和刊物对象选择所投的刊物,从而确定研究报告的写作方式和篇幅。在选择投稿期刊之前,应先了解期刊的办刊宗旨,征稿范围和论文要求,对作者的要求,读者对象以及该刊已发表文章特点(篇幅、水平等)等情况,经过比较再作决定。无论是报告,还是论文,都需要用充分的事实材料说明问题。选择材料的总的原则是:用最有说服力的材料来论证主题和表现主题,要注意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3.编拟提纲  撰写研究报告之前,要编拟提纲。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清理思路的过程,即作者对事物的认识秩序、对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框架设计。一要通盘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读者对象的特点,研究成果的表达,报告的层次和顺序安排以及逻辑关系的突出性等。二要拟定最佳的写作提纲,进一步提炼材料,充分表达研究者的思想、见解,组织研究报告的结构,保持研究报告的连贯性,突出重点,方便读者阅读和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拟定提纲时,一般从大到小,由粗到细的顺序逐层逐节地思考拟定,先确定报告的结构,然后考虑如何组织材料(如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即按研究的进展顺序排列材料)。常用的提纲有三种形式,即标题提纲、句子提纲和段落提纲,分别用词语、句子或段落表示研究报告的写作内容和要求,特点和详略等等。  4.撰写初稿  研究报告和论文初稿一般是从前言开始,然后写方法,结果和讨论分析,最后才写结论和摘要。参考文献不应放在最后写,而应随着正文的写作,随时将文中涉及的参考文献按格式要求写在另外的纸张上,以免最后再花时间去补查。具体要做到:第一,突出主题、分清层次。要围绕主题来选择和组织材料,只有主题鲜明才能纲举目张。研究报告和论文都要求围绕主题,保证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要做到前后呼应、首尾一贯,形成一个严谨的、完整的逻辑结构。第二,明确要求、精益求精。要做到观点鲜明、有独到见解,材料充分、数据可靠,材料与观点高度统一;要有极富特色的论据和合乎逻辑的论证,精当贴切的叙述和分析;要突出说理性、逻辑性、针对性,充分体现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要以准确简练、明了清晰、文理通顺为原则,使之更具可读性。第三,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不仅在内容上要新颖,要有新的研究成果,而且格式要规范,合乎研究报告的行文要求。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心理学概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91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