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现代语法

封面

作者:王力

页数:464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5028435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语法》由王力所著,全书共六章,通过摘引归纳《红楼梦》及《儿女英雄传》书中的语句,分别探讨了分造句法、语法成分、替代法和称数法、特殊形式、欧化的语法等重要理论问题,是读者学习现代汉语语法的优秀读本。《中国现代语法》和《中国语法理论》是由一部书发展而来的,原来是1940年王力先生在西南联合大学所编的一部讲义,叫作《中国现代语法》。后来据闻一多先生建议分为两部,专讲理论的一部名为《中国语法理论》,专讲规律的一部名为《中国现代语法》,本书即据此而来。

作者简介

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县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教授,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 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等。后留学法国,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著有《汉语诗律学》《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同源字典》等四十余部,主编有《古代汉语》《王力古汉语字典》等,译有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诗集)等三十余部。
他在语言学方面的专著有40多种,论文近200篇,共约1000万余字,内容几乎涉及语言学各个领域,有许多且具有开创性。他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极其突出的。王力先生的语言学研究始终是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学专门人材,为中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力先生在法国留学期间,翻译出版二十余种法国小说、剧本;抗战期间,写了大量的散文,被誉为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之一。

本书特色

◎《中国现代语法》是暨《马氏文通》后汉语语法学史上的又一重要著作,自王力先生在西南联合大学所编讲义发展而来,侧重于讲解语法规律,不过多涉及理论,便于读者学习。
◎王力先生认为自造句例皆不自然,故书中句例以《红楼梦》中的语句为主,辅以《儿女英雄传》中语句,力求符合现代汉语特征,无乖曲杂例。
◎本书讲解了现代汉语的特征,增加读者学习语言学的兴趣,每节又有定义、订误、练习等,便于读者阅读后巩固学习内容。

目录

简目
朱序
自序
例言
导言
第一章 造句法(上)
第二章 造句法(下)
第三章 语法成分
第四章 替代法和称数法
第五章 特殊形式
第六章 欧化的语法
附录
主要术语、人名、论著索引

目录
朱序……1
自序……10
例言……1
导言……3
第一章 造句法(上)…… 9
第一节 字和词……9
第二节 词类……13
第三节 词品……20
第四节 仂语……27
第五节 句子……32
第六节 句子形式和谓语形式……37
第七节 叙述句……44
第八节 描写句和判断句……50
第九节 复合句……57
第二章 造句法(下)……71
第一节 能愿式……71
第二节 使成式……80
第三节 处置式……86
第四节 被动式……92
第五节 递系式……97
第六节 紧缩式……106
第七节 次品补语和末品补语……113
第三章 语法成分……123
第一节 系词……123
第二节 否定作用……132
第三节 副词……140
第四节 记号……150
第五节 情貌……162
第六节 语气……172
第七节 语气末品……188
第八节 联结词……195
第九节 关系末品……205
第四章 替代法和称数法……213
第一节 人称代词……213
第二节 无定代词、复指代词等……220
第三节 指示代词……229
第四节 疑问代词……241
第五节 基数、序数、问数法……253
第六节 一、一个……268
第七节 人物的称数法……279
第八节 行为的称数法……297
第五章 特殊形式……307
第一节 叠字、叠词、对立语……307
第二节 并合语、化合语、成语……315
第三节 拟声法和绘景法……321
第四节 复说法……329
第五节 承说法和省略法……336
第六节 倒装法和插语法……345
第七节 情绪的呼声和意义的呼声……354
第六章 欧化的语法……363
第一节 复音词的创造……363
第二节 主语和系词的增加……371
第三节 句子的延长……377
第四节 可能式、被动式、记号的欧化……384
第五节 联结成分的欧化……391
第六节 新替代法和新称数法……398
附 录……409
一 语音……409
二 文字……414
三 标点和格式……417
主要术语、人名、论著索引……433

节选

  第四节 仂语
  次品和首品联结,或末品和次品联结,或同品相联结,都可以只等于一个单词的用途。试拿现代的联结语和古代的单词相比较,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例如“小牛”等于“犊”,这是次品和首品的联结等于首品;“微笑”等于“哂”,这是末品和次品的联结等于次品。这种联结,是把两个以上的词造成一种复合的意义单位,我们把这种意义单位叫作仂语。仂语可分为两大类:第一是主从仂语,第二是等立仂语。
  主从仂语必须有一个中心,其余的词都是修饰这一个中心的。我们把修饰的成分叫作修饰品。所谓修饰,在大多数情形之下,乃是对于意义范围的一种限制。当我们说“白马”的时候,那些不是白色的马(红马、黄马……)都不在我们所说的范围之内;所以“白马”的范围比“马”的范围小。这是“马”的范围受了限制。当我们说“舅舅家里的白马”的时候,“白马”的范围又受了限制。那些不是舅舅家里的白马(姑夫家里的白马、叔叔家里的白马……)都不在我们所说的范围之内,所以“舅舅家里的白马”的范围又比“白马”的范围小。在这两个例子里,“马”字都是仂语的中心,而这整个仂语是和“马”字同品的,马是首品词,“白马”和“舅舅家里的白马”都是首品仂语,简称首仂。
  主从仂语又可分为三大类:(一)次品和首品联结者;(二)末品和次品联结者;(三)三品联结者。
  (一)次品和首品联结者,又可分为两种:
  (甲)次品加首品等于首品
  试拿一些现代联结语和古代首品单词相比较,如下:
  小牛∶犊 山顶∶巅 车夫∶御 八尺∶仞 矮人∶侏儒
  又可以拿中国语和英语相比较,如下:
  母马∶mare 小锁∶locket 海贼∶pirate 诗人∶poet 葡萄酒∶wine 红萝卜∶carrot
  组合式 凡次品加首品等于首品者,叫作组合式。由组合式所构成的整体,就是首仂。仂语里的修饰品,叫作加语。
  递组式 我们从上文里可以明白:仂语是不同品的词构成的;构成以后,它的用途只能等于一个单词。因此,首仂本身仍旧可以和别的词或别的仂语联结,成为较复杂的组合。这种组合,我们叫它作递组式。现在试把几种最常见的递组式叙述如下:
  1.(次品+首品)+首品=仂语,例如:
  马车夫  红萝卜汤  山顶的花  海贼的船
  这些递组式,用数学上的括弧来表示,更容易明白:
  〔马车〕夫 〔红萝卜〕汤 〔山顶〕花 〔海贼〕船
  2.次品+(次品+首品)=仂语,例如:
  小汽车  大红袍  烂羊头  厚的棉袄
  若用括弧表示,就是:
  小〔汽车〕  大〔红袍〕  烂〔羊头〕  厚〔棉袄〕
  3.(次品+首品)+(次品十首品)=仂语,例如:
  诗人妙语  古寺钟声  战士的寒衣  花园的春色
  若用括弧表示,就是:
  〔诗人〕〔妙语〕 〔古寺〕〔钟声〕 〔战士〕〔寒衣〕 〔花园〕〔春色〕
  这种递组式是可以任意延长的,如:
  大礼堂前面的草地 姑母家里的桃树上的蜂窠
  尤其是机关、会社或书籍的名称,往往用得着很长的递组式,例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平民教育促进会 中国现代语法
  (乙)次品加首品等于次品
  试拿一些现代联结语和古代次品单词相比较,如下:
  种田∶耕 织布∶织 打水∶汲 打鱼∶渔 看牛(羊)∶牧
  说话∶言 告状∶讼 打仗∶战 吐痰∶唾
  又可以拿中国语和英语相比较,如下:
  说话∶speak 唱歌∶sing 走路∶walk 抽烟∶smoke
  下雨∶rain 放光∶shine 撒谎∶lie
  在这个情形之下,可以说是用首品来修饰次品。因为整个仂语的作用只等于一个动词,而动词又是以用于次品为常的,所以在这种联结语里,次品该认为主要的成分。首品只是一种补充的成分。现在再举一些例子:
  吃饭 喝酒 梳头 洗脸 念书 舞剑 跑马 开船 寄信 写字
  当次品和首品联结的时候,咱们怎能知道首品做主要成分,或是次品做主要成分呢?大致说起来,如果次品是一个形容词,就是首品做主要成分(如“小牛”);如果次品是一个动词,就是次品做主要成分(如“种田”)。偶然也有次品是动词,却是以首品为主要成分的,如“飞鸟”和“流水”;但是,咱们仍可以有一个标准:如果次品和首品之间可以插进一个“的”字,那首品就是主要成分(“飞的鸟、流的水”)。
  动词后面的首品仍可以被修饰,这样,就构成了复杂的仂语,例如:
  说大话 下大雨 走小路 写长信 喝葡萄酒 剿海贼 骑白马
  (二)末品和次品联结者,又可分为两种:
  (甲)末品在前者
  末品和次品联结,所构成的仂语乃是一种次仂,依通常的规则,末品是放在次品的前面的。试拿一些现代联结语和古代次品单词相比较,如下:
  微笑∶哂 快走∶奔 远望∶眺 斜看∶睨 大叫∶吼
  细看∶察 轻摸∶抚
  又可以拿中国语和英语比较,如下:
  微笑∶smile 痛哭∶lament 最好∶best 更强∶stronger
  这种末品可以是形容词(如“微笑”),也可以是副词(如“最好”),偶然也可以是动词(如“痛哭”)。
  (乙)末品在后者
  末品在后的次仂,是近代才产生的形式。跟在动词后面的动词和形容词,可认为末品。试拿一些现代联结语和古代次品单词相比较,如下:
  拿起来∶提 放下∶置 走上去∶登 想起来∶忆
  弄坏∶毁 弄错∶误 弄脏∶污
  又可以拿中国语和英语相比较,如下:
  放宽∶enlarge 睡着∶sleep 拿起来∶lift 抽出来∶extract 找着∶find
  在这种联结语里,末品因为在次品的后面,可以叫作末品补语(参看第二章第一、二、七诸节)。
  末品和次品联结所构成的仂语,可以受否定副词的修饰。这样也成了复杂的仂语:
  不很长 不大好 不更坏 没细看 不再来
  放不下 打不破 睡不着 拿不起来
  (三)三品联结者,系末品修饰次品,其所构成的次仂再修饰首品。在现代语里,这种组合往往用得着一个“的”字,例如:
  最强的国家 颇聪明的人 微笑的脸 远行的人
  三品组合也是一种复杂的仂语。但它和递组式不同:递组式是由首仂转成次品,三品组合不是由首仂转成次品。
  最后,我们谈到等立仂语。等立仂语就是同品联结,例如“张先生和李先生”,是两个首品相联结;它可认为一个复合的意义单位,因为若用代词就等于“他们”。甚至“张先生或李先生”也可认为一个复合的意义单位,因为咱们若用代词,可以译成“他们当中的一个”。
  试拿一些现代联结语和古代单词相比较,如下:
  父母∶亲 夫妇∶偶
  又可以拿中国语和英语相比较,如下:
  父或母∶parent 兄或弟∶brother 姊或妹∶sister
  父母∶parents 弟兄∶brothers 姊妹∶sisters
  次品和次品联结,亦可认为等立仂语,例如:
  高大 精巧 富强 温厚平和 打骂 吃喝 歌舞 读唱哭笑 好坏
  *   *   *
  在理论上,我们说仂语的用途等于一个单词;但是,咱们切不可误会,以为每一个仂语都能有一个古代单词或一个英语单词和它相当。复杂的仂语,即使在古代或在英语里,也往往仍是仂语,如“走小路”在古代至少须用两个词:“由径”;“不很长”在英语里仍须用三个词:not very long。像“说得太过”等于英语单词 exaggerate,这类例子是很少的。
  但是,咱们另有一个法子辨认仂语。在主从仂语里,仂语的品必与其中心词的品相同,例如“小牛”的“牛”是首品,“小牛”也就是首仂;“微笑”的“笑”是次品,“微笑”也就是次仂。在等立仂语里,仂语的品必与其所包含的实词的品相同,例如“父母”里面的“父”和“母”都是首品,“父母”也就是首品了。
  定 义
  定义十三:凡两个以上的实词相联结,构成一个复合的意义单位者,叫作仂语。
  定义十四:凡仂语,其中有一个中心词者,叫作主从仂语。
  定义十五:凡主从仂语,除中心词外,都是修饰品。
  定义十六:凡次品和首品联结,等于首仂者,叫作组合式。
  定义十七:组合式中的修饰品,叫作加语。
  定义十八:凡仂语,系同品组合者,叫作等立仂语。
  练 习
  试用数学上的括弧,表示下列诸仂语中各词的相互关系:
  新花园 好国民 贫民生活 好大胆
  烈士的遗志 中国农村经济状况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现代语法》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90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