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现代文论史由过渡而树立:中国现代文论的发生/中国现代文论史第2卷

封面

作者:陈雪虎

页数:354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30321142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套书意在概要地论述中国现代文论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本套书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丛书攻关项目“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文论建设”的结项成果之一,基本任务是以分卷本形式展示中国现代文论史概貌。 本卷讨论中国现代文论的发生。中国现代文论话语,是在古今对话、中西交流以及传统与现代相互形塑的张力中,在外国文教的影范下,由传统文化中转型演化、分析出来,而逐渐发生的,有外缘有内因,有名实和体用的辨析,有体式的吁求,也有文教体制的内在支持,很终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通过一代新人的知觉构型和知识生产,而强势崛起,有所树立。本卷试图从“理论的现代性”这一角度,梳理中国现代文论发生的历史脉络、内在逻辑及其动力机制,把握其现代品质、精神意向和内在紧张。

作者简介

陈雪虎,江苏海安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200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2006-2007年期间赴多伦多大学比较文学中心研修。著有《“文”的再认:章太炎文论初探》(2008)、《传统文学教育的现代启示》(2006)等,主编有《国民艺术素养读本?人与文化》(2012)、《中国现代文论新编》(2010),编著有《中华古文论释林?近代卷》(2011),参编教材十数种,发表论文若干篇。

本书特色

本套书意在概要地论述中国现代文论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本套书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丛书攻关项目“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文论建设”的结项成果之一,基本任务是以分卷本形式展示中国现代文论史概貌。 本卷讨论中国现代文论的发生。中国现代文论话语,是在古今对话、中西交流以及传统与现代相互形塑的张力中,在外国文教的影范下,由传统文化中转型演化、分析出来,而逐渐发生的,有外缘有内因,有名实和体用的辨析,有体式的吁求,也有文教体制的内在支持,最终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通过一代新人的知觉构型和知识生产,而强势崛起,有所树立。本卷试图从“理论的现代性”这一角度,梳理中国现代文论发生的历史脉络、内在逻辑及其动力机制,把握其现代品质、精神意向和内在紧张。

目录

导论 中国现代文论、起源问题与发生框架
一、理论的现代性及其样态
二、中国现代文论的特点和大概
三、现代文论的起源问题和发生框架
第一章 从内伤到溃散:传统的结构性、逆变与突围
一、文化、古文及文论:作为结构的旧传统
二、经学统绪、“逆”运动与畸人的“畅情”心声
三、古文的自赎:从“有所变”到“因声求气
四、传统的溃散:从经世文到洋务文到报章文
第二章 启蒙与革命:文化变局中的激活与顺应
一、古今变局:报章的崛起及其文化后果
二、“革命”开端:中学变迁与西学激荡
三、梁启超:“新民”“革命”与传统的馈赠
四、王国维:“天职”的合理化及其现代内蕴
第三章 正名与固执:以“文学总略”为中心的本体追问
一、标准:从“偶俪为文”到“以文字为准
二、“文”的发生学:“舍借用真”的革命性
三、追求“文字性”:“文学复古”的意义
四、“文学”或“美学”:中西较量及其衍化
第四章 语文与体式:“白话文运动”渊源脉络重审
一、焦虑与对策:“言文一致”说及其接受
二、谁比谁激进:民族语文存留和变革问题
三、白话文风潮:从死活之辨到进化论当道
四、语体文崛起:生命力、成长及其影响
第五章 体制的转型:以“文学研究法”架构为核心
一、文学如何成为知识:普遍逻辑与具体条件
二、从“溥通”到“专门”:文学立科及其内蕴
三、“文学研究法”透视:折中架构及其挪用
四、从教材到课程:“文学概论”的生成
第六章 人学的构型:新文学话语结构及其张力重审
一、“感动”的体制化:朱希祖《文学论》的意义
二、“诗力”与“感动”:现代文学的想象及其批判
三、“人的文学”:新兴话语、思想启蒙与知觉构型
四、从“人”到人道、人文:人学话语的结构与张力
结语文论的当代重审及其前途问题
一、“文学”“理论”的当代重审
二、理解“抵制”:反思当代惯习
三、文论的前途与当代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现代文论史由过渡而树立:中国现代文论的发生/中国现代文论史第2卷》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67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