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跨文化对话-第39辑

封面

作者:乐黛云[法]李比雄主编钱林森执行主编

页数:58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10017008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跨文化对话》第39辑包含“纪念饶宗颐专栏”“论稿”“世界文学动态研究”“书评”“简讯”共五个专栏,共收入中法学者傅飞岚、提莱特、郑炜明、张沛等人共40篇文章。设有纪念饶宗颐专栏为本辑特色,这一专栏文章作者都是法国学者,从艺术理论、文化交流等角度对饶宗颐先生的成就和贡献作了深入阐释,令人耳目一新。其他专题论文,则以比较文学(包括经学、哲学)、比较文化为主要研究领域。

作者简介

  乐黛云(1931-),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专聘教授,中法合办《跨文化对话》集刊主编。著有《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知识分子的形与神》《跨文化之桥》《跟踪比较文学学科的复兴之路》《涅槃与再生——在多元重构中复兴》《跨文化方法论初探》《中国小说的知识分子》(英文版)、《比较文学与中国——乐黛云海外讲演录》(英文版)。主编《中学西渐专题》8卷、《跨文化沟通个案丛书》14卷、《跨文化对话》集刊。  李比雄,法国,法国法兰西学院院士,法兰西学院教授,学者。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文
《跨文化对话》是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领域的高水准辑刊,比较全面地涵盖了比较文学的各个分支和延伸型学科,基本反映了这一领域的国内外学者的新成果。本辑中,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经学研究可以看作是跨文化研究对民族性的学术课题的深层次挖掘,富有前沿性;“纪念饶宗颐专栏”专门刊有数篇外国学者的中西艺术理论比较研究,颇具特色。

目录

纪念饶宗颐专栏
饶宗颐先生的理论建设
墨戏:中国的诗与画
在法兰西学院铭文与美文学院2017年年会上的发言
具象不可见:中世纪图形诗
古希腊罗马时期文本和图像的对话
论稿
《西方诗学》的死亡与德国前浪漫主义诗话
移动
彼特拉克的焦虑
霍布斯的革命
自由帝国逻各斯的诞生:希波战争与希罗多德的雅典帝国叙事
雅各的新娘与忒休斯的历险:《炼狱篇》中的爱情传说
中国经学诠释学与西方诠释学的比较研究
从“圣人之诗”到“诗人之诗”——《诗序》的诠释学向度
“元者,气之始”:董仲舒论“元”、“气”与“元气”的关系
圣人、语言与天道之关系——对魏晋时期“言尽意”与“言不尽意”悖论之溯源与解析
程颐的《周易》诠释学思想论析——以“理”为本体的诠释学建构策略
由经权关系论经文诠释空间的敞开与边界——《孟子字义疏证》之“权”字疏证的存在论诠释学分析
《红楼梦》“远嫁悲情”的跨文化省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中世纪英国文学研究(1978—2015)述评
毕来德与于连围绕汉学之争的述评及思考
《法文研究》评介
慧可与中国特色禅宗思想的形构
媒介不是人的延伸——基特勒对麦克卢汉的“后人类”批判
想象“耽美”:无法破壁的亚文化资本和耽美亚文化的合法性悖论
弥漫的传播:“马约利卡”与中国陶瓷艺术的历史联系及文化互动
中世纪丝绸之路上的思想传播——辽契丹藏、黑水城西夏文书、杭州飞来峰、元敦煌版《六字大明》初探
正义者的悲剧——试论加缪《正义者》中的悲剧性
暗夜之诗,或感官留白
世界文学动态研究
中国文化的单向经典化之弊
非洲文学的道德情操
美洲文学的新与旧
2016,南亚文学的内与外
怪脑袋·怪东西局内人·局外人——2016西亚文学动态
欧洲文学中的悲凉与新意
北欧文学的家庭主题
为谁写诗、为谁作传?——2016年大洋洲文学动态
书评
中国-弱势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里程碑:《弱势民族文学在现代中国——以东欧文学为中心》述评
简讯
“勒克莱齐奥与亚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作者简介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跨文化对话-第39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89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