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思强著
页数:27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315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该书以在我国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包括基金会、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营利性行为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方法,在明确禁止社会团体营利性行为的前提下,试图从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方式构成(差异化收费、与企业合作、资本市场投资、商业化投资、薪酬市场化等)和营利强度(投资收益比、服务收费比、净资产积累率等)两方面系统考察和分析营利性行为与公益绩效的关系,并基于公益绩效最大化目标就非营利组织的营利性行为提出规制建议。公益绩效包括业绩(公益支出)、效率(管理效率、劳动效率、筹资效率)和效果(捐赠收入、政府补助、服务收入)三个维度。
作者简介
张思强,盐城工学院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在读,江苏大学、常州大学硕士生导师(兼),中国会计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独立或者以最一作者在国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6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8篇,主持教育部、民政部、国家统计局、江苏省社科基金等省部级项目12项,主编江苏高校重点建设教材一部,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理论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一项。宋冬梅,副教授,注册投资咨询工程师,管理学硕士。2012获盐城工学院优秀教师称号。研究方向为投资管理与决策分析、项目风险管理。先后主持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中国物流学会研究项目等项目6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科技统计研究项目等项目5项;参编《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1部;近年来,在《科技管理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等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CSSCI收录2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现实背景:营利性行为的客观存在与争议
二 立法背景:法律规范的分歧与“纠结”
三 司法背景:营利性行为的监管与困难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 民间非营利组织
二 营利性行为
第三节 研究的逻辑框架与技术路线
一 逻辑框架
二 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创新
二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第一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存在营利性行为趋势综述
一 非营利本质的界定
二 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性行为的认识过程
第二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性行为规制文献综述
第三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性行为与公益绩效的关系综述
第三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性行为的理论基础
一 资源依赖理论
二 杂交优势理论
三 理性经济人假设
四 光谱理论
五 公益产权理论
六 公共服务市场化理论
第四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性行为的基本动因
第一节 政府动因
一 政府经济动因
二 政府社会动因
第二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动因
一 降低财务脆弱性
二 增强独立性
三 崇尚自助
第五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方式与营利强度
第一节 营利方式
一 自营利
二 共营利
第二节 营利强度
一 营利强度的本质及衡量指标
二 营利约束机制下的营利强度演化——基于Logistic模型
第六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公益绩效的本质及构成
第一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公益绩效的本质
一 民间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的意义
二 公益绩效的本质
第二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公益绩效的构成
一 民间组织公益绩效的构成
二 民间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七章 营利性行为与民间非营利组织公益绩效的关系——基于公募基金会的面板数据分析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现实背景:营利性行为的客观存在与争议
二 立法背景:法律规范的分歧与“纠结”
三 司法背景:营利性行为的监管与困难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 民间非营利组织
二 营利性行为
第三节 研究的逻辑框架与技术路线
一 逻辑框架
二 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创新
二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第一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存在营利性行为趋势综述
一 非营利本质的界定
二 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性行为的认识过程
第二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性行为规制文献综述
第三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性行为与公益绩效的关系综述
第三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性行为的理论基础
一 资源依赖理论
二 杂交优势理论
三 理性经济人假设
四 光谱理论
五 公益产权理论
六 公共服务市场化理论
第四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性行为的基本动因
第一节 政府动因
一 政府经济动因
二 政府社会动因
第二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动因
一 降低财务脆弱性
二 增强独立性
三 崇尚自助
第五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方式与营利强度
第一节 营利方式
一 自营利
二 共营利
第二节 营利强度
一 营利强度的本质及衡量指标
二 营利约束机制下的营利强度演化——基于Logistic模型
第六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公益绩效的本质及构成
第一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公益绩效的本质
一 民间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的意义
二 公益绩效的本质
第二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公益绩效的构成
一 民间组织公益绩效的构成
二 民间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七章 营利性行为与民间非营利组织公益绩效的关系——基于公募基金会的面板数据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