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宋德泉,李健民,王宇飞
页数:241页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163833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种植业基础一书, 针对常规种植类别, 例如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等进行了较为细致和全面的阐述。内容包括: 作物种子理念、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与产量形成、耕作制度理论与技术、作物栽培生产。
作者简介
宋德泉,系内蒙古民族大学职工。该校设有27个教学单位、6个教辅单位、1个附属单位,开设本科专业76个,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蒙药学博士人才项目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具有教授自评权。
本书特色
种植业基础一书,针对常规种植类别,例如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等进行了较为细致和全面的阐述。本书可供最产业从业农民职业教育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种植类专业的选修课教材和岗前、就业、转岗的培训教材。推荐出版。
目录
第一节作物与种植业()
第二节作物的起源、分类和分布()
第三节我国种植业分区()
第一篇作物种子理论
第一章种子的含义()
第一节种子的概念 ()
第二节品种的特征()
第二章种子的形态构造与分类()
第一节种子的形态构造()
第二节种子的植物学分类()
第三章种子的化学成分()
第一节种子的一般化学组成及分布()
第二节种子主要化学成分存在的状态()
第四章种子的物理性质()
第一节种子的大小及粒重()
第二节种子的容重和比重()
第三节种子堆的散落性及自动分级()
第四节种子的吸附性和吸湿性()
第五节种子的导热性和热容量()
第六节种子堆的密度和孔隙度()
第五章种子的形成、发育和成熟()
第一节种子的形成和发育 ()
第二节种子的成熟()
第六章种子的休眠()
第一节休眠的概念与意义()
第二节种子休眠的原因()
第三节种子休眠的控制()
第七章种子萌发()
第一节种子萌发的概念及过程()
第二节种子萌发的条件()
第八章种子活力和寿命()
第一节种子活力()
第二节种子寿命()
第九章种子检验与种子经营()
第一节种子检验()
第二节种子经营()
第二篇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与产量形成
第十章作物的生长发育与器官建成()
第一节作物的生长发育()
第二节作物的器官建成与生长()
第十一章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
第一节作物与光()
第二节作物与温度()
第三节作物与水分()
第四节作物与空气()
第五节作物与土壤条件()
第六节作物与营养条件()
第十二章作物产量形成与潜力()
第一节作物产量形成()
第二节作物产量潜力及增产途径()
第三篇耕作制度理论与技术
第十三章耕作制度引论()
第一节建立合理种植制度的原则()
第二节耕作制度发展的规律()
第十四章作物布局()
第一节作物布局的概念、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作物布局的原则()
第三节作物布局的内容与步骤()
第十五章复种、间作、混作、套作()
第一节复种()
第二节间作、混作、套作()
第十六章轮作与连作()
第一节轮作换茬的作用()
第二节连作()
第三节茬口()
第十七章土壤耕作()
第一节土壤耕作的目的和作用()
第二节少耕免耕技术与应用()
第三节保护性耕作及其技术体系()
第四篇作物栽培生产
第十八章作物栽培措施和技术()
第一节播种与育苗()
第二节作物的营养与水分调控()
第三节作物保护及调控技术()
第十九章玉米栽培技术()
第一节玉米对土壤的要求与整地()
第二节种子准备与播种()
第三节玉米合理密植()
第四节玉米的需肥特性与施肥()
第五节玉米的需水特性与灌水()
第六节玉米的田间管理()
第七节玉米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
第二十章水稻栽培技术()
第一节水稻育秧()
第二节稻田整地与移栽()
第三节水稻需肥特性与稻田施肥()
第四节稻田需水特性与灌溉技术()
第五节本田管理()
第二十一章春小麦栽培技术()
第一节小麦对土肥水的要求()
第二节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第二十二章大豆栽培技术()
第一节大豆轮作和土壤耕作()
第二节大豆播种与合理密植()
第三节大豆需肥特性与施肥()
第四节大豆需水与灌溉()
第五节田间管理()
第六节收获()
第二十三章马铃薯栽培技术()
第一节轮作整地及施肥()
第二节播种()
第三节合理密植()
第四节田间管理()
第五节收获()
第二十四章甜菜栽培技术()
第一节选地与轮作()
第二节深耕整地()
第三节播种()
第四节施肥()
第五节灌溉()
第六节田间管理()
第七节收获()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