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新时期道德教育研究

封面

作者:刘济良著

页数:27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291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道德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应当关注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立足青少年成长环境,在内涵拓展与方法更新的过程中积极回应新问题,探寻新路径,提升道德教育的效果,有效引导青少年形成道德认知、陶冶道德情感、养成道德行为习惯。本书聚焦于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教育、青少年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教育、中小学道德教育中的惩罚实践、学校群体道德教育和美国新品格教育五个道德教育新视域,从概念厘定、归因分析与路径建构三个层面探讨道德教育新问题,以期丰富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指导道德教育的实践开展。

作者简介

刘济良,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2014-2016年度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优秀教师,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德育原理》的负责人;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教育学”负责人;民盟河南省委副主委,河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主要从事教育哲学、德育原理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出版《生命教育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等著作22部;在《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类课题“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新视阈研究”“基于个体生命特性的生命教育研究”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3项,主持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省级重点项目7项;作为最一署名人获得省部级奖励14项。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教育第一节 公民责任意识的解读一 相关概念的厘定二 公民责任意识的逻辑基础三 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的内涵
四 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的评价维度
五 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形成的特点第二节 影响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形成的基本因素
一 社会环境二 学校环境三 家庭环境第三节 当前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的现状二 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培养的地位被忽视
三 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培养内容上的异化四 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培养的环境资源匮乏
第四节 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培养的建构一 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培养的社会保障
二 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培养的教育策略三 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培养的学校措施四 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培养的家庭措施第二章 青少年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教育第一节 青少年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释义
一 相关概念的厘定二 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青少年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出场语境一 社会转型带来了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可能性二 生存方式的转变确立了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合理性三 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教育推动了道德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第三节 青少年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的异化一 青少年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异化的表现二 青少年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异化的归因分析第四节 青少年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建构一 青少年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教育的理论基础二 青少年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实践策略第三章 中小学道德教育惩罚实践
第一节 中小学道德教育惩罚实践的解读一 中小学道德教育惩罚实践的概念界定二 中小学道德教育惩罚实践的价值第二节 中小学道德教育惩罚实践的理论依据一 哲学依据二 心理学依据三 教育学依据第三节 中小学道德教育惩罚实践的现状及归因分析一 中小学道德教育惩罚实践的现状二 中小学道德教育惩罚实践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第四节 中小学道德教育惩罚实践的改进对策
一 树立正确的中小学道德教育惩罚实践观
二 确立中小学道德教育惩罚实践遵循的原则三 建构中小学道德教育惩罚实践的实施策略第四章 学校群体道德教育第一节 解读群体道德一 群体
二 道德及道德含义的窄化三 群体道德四 群体道德和个体道德之比较
第二节 学校中的群体道德一 学校群体道德的表现二 学校群体不道德的表现三 学校群体不道德现象之归因分析第三节 学校群体道德的影响及其作用一 学校群体道德的影响
二 良好的学校群体道德的作用第四节 学校群体道德教育建构一 认识群体的道德性――群体道德教育的认知基础二 培养学生的类感情――群体道德教育的情感基础三 形成忠诚的新理念――群体道德教育的意志力基础四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群体道德教育的实践基础第五章 美国新品格教育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厘定――品格
二 品格教育三 新品格教育第二节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兴起
一 新品格教育产生的背景
二 新品格教育产生的原因
三 新品格教育的发展现状第三节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理论内容
一 目标与结构二 内容与特点三 实施原则四 方法与途径
第四节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趋势一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实践探索
二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发展趋势第五节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评价
一 新品格教育的现代价值二 新品格教育的局限性第六节 美国新品格教育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 注重继承传统美德,强化道德认知
二 突出学生主体性,培养其公民意识
三 采取综合性途径.注重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相结合
四 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形成综合道德教育网络
五 做好对实施效果的评估.及时做好反馈工作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新时期道德教育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82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