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生活中的心理学阅生活悦自我

封面

作者:戴吉编著

页数:233

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487254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戴吉编著的《生活中的心理学(阅生活悦自我)》从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家庭治疗理论等多个角度切入,解读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在逻辑是从了解自我、理解他人再到解读社会现象。书中引用的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均来自很好不错期刊和著作,确保了科学性和前沿性。文字上力求深入浅出、活泼幽默,适合轻松阅读。本书既可以作为大学生心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大众了解心理学的科普读本。

作者简介

  戴吉,中南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中德高级家庭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成员;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评员;湖南商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学;术专家委员会专家;湖南省大学生心理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

本书特色

戴吉编著的这本《生活中的心理学(阅生活悦自我)》理论部分比较严谨,案例部分生动有趣,既引入了心理学的前沿理论与研究成果,又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这是一本“接地气”的心理学科普读物,适合于广大学生和普通大众轻松阅读,也适合心理学爱好者仔细研读。

本书的出版契合了习总书记提出的“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求。

目录

第一章 我是如何成长的
第一节 穿越童年之门
第二节 迈向独立之路
第三节 实现毕生发展

第二章 另一个我
第一节 潜意识中的我
第二节 解读内在模式
第三节 保护自我的盔甲

第三章 我怎么了
第一节 走在抑郁的边缘
第二节 焦虑让我们更进取,强迫使我们更完美吗?
第三节 这些年,你误会过的心理咨询

第四章 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一节 心如明镜觉察自我
第二节 心随我动调适自我
第三节 做一个幸福的人

第五章 人际中的你我他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基础课
第二节 学会人际觉察
第三节 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第六章 修满你的爱情学分
第一节 关于爱情,你知道多少?
第二节 爱与成长
第三节 爱的变奏曲

第七章 描绘家庭蓝图
第一节 婚姻,上天赐予的礼物
第二节 家庭本是一个系统
第三节 从过去走向未来

第八章 心理学之眼看社会
第一节 读你懂我
第二节 社会影响
第三节 聚焦社会现象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生活中的心理学:阅生活 悦自我》:  中年的职场  成就感与危机感  中年人处于职业的稳定期和维持期。大多数人已适应了职业环境,工作上小有成就,经济能力达到高峰,工作的满意度和成就感达到较高水平。但同时也感受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压力,正如李宗盛在歌曲《最近比较烦》中所唱:“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我看那前方怎么也看不到岸,那个后面还有一班天才追赶,哎唷!写一首皆大欢喜的歌是越来越难。”还有一些中年人则情况相反,对现有职业不那么满意或者遇到职业瓶颈,面临换工作还是继续现在工作的选择问题。如何维持、提高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如何重新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如何给成长期的孩子更多陪伴,是中年人常常需要面对的问题。  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心理资源衰竭,出现工作怠慢、专业自我效能感降低、对工作成就做出消极评价的现象。职业倦怠在中年人群体中较为普遍,这与工作本身带来的压力感、肩挑工作和家庭两副重担有关,也与事业到达峰值又止步不前的停滞感有关,还与对职业过于熟悉而缺乏新鲜感相关。  应对职业倦怠,首先要觉察倦怠的来源,从认知上调整对职业、家庭和两者关系的预期,积极寻找缓解办法。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改变造成压力的环境,如更换工作岗位、调整工作内容、自动减少工作量等。其次是学习压力管理的方法,如调整认知、学会宣泄、练习正念、积极行动等。最重要的是,在降低压力和期望的同时重新激发持久的工作动机。  中年的生活  繁殖感是主要课题  埃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的男女致力于建立和维持家庭,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这里的繁殖感并不单指生物意义上的繁衍后代,也包括关心指导下一代成长,并借此来延续自己的影响力。繁殖感可以通过博爱或者奉献的方式得以实现。例如,舞蹈家杨丽萍虽然没有生养孩子,但她将精力投入舞蹈事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年轻舞蹈家,这也能够满足繁殖感、避免停滞感。有记者曾问她:“你是为了舞蹈才不要孩子的吗?”她回答说:“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缺乏繁殖感体验的人,常常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一心只关注内心感受,或者自我放松、自我放逐甚至自我放弃,从而产生无意义的停滞感。  友情、爱情与亲情  中年人的友谊依然是社会支持和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这个时期建立的友谊有些是以孩子为纽带、以全家为单位的,因此朋友间显得格外亲密。  与年轻人轰轰烈烈的浪漫爱情相比,中年人的爱情更为深邃。安全感、忠诚、对彼此的兴趣以及共同抚养孩子,这些因素较为重要。整体来说,婚姻满意度在结婚时达到最高,然后随着第一个孩子出生、家务繁忙和工作压力而逐渐下降,再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婚姻满意度又呈现上升趋势。如果期间发生了重大事件,那么婚姻满意度还会有所波动。就像心理学家李子勋说的:“婚姻就是像正弦波,总是有低潮和高潮。热恋的时候是高潮,但是随着慢慢进展,就会陷入低谷,然后又起来,它就像一个周期。”中年人婚姻有两种趋势:一种婚姻朝向维持和延续的方向行进,即使有些磕磕碰碰;另一种婚姻则因沟通问题、外遇问题、经济问题等出现裂痕和走向解体。  亲子关系是中年人的重要人际关系。在孩子年幼时,亲子关系比较紧密,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都会较多地陪伴孩子。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尤其进入青春期,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就变得微妙起来。此时,如果父母不能接受孩子长大的事实、不能够理解孩子的心理,依然像小时候一样对其过于关心和控制,就有可能引发亲子冲突。随着孩子长大成人,离家求学或者就业,家庭进入“空巢期”,此时父母可能会出现适应困难。如果婚姻美满,夫妻可能体会到第二次蜜月期,如果本就因为孩子而勉强维持,婚姻就可能不稳定甚至解体。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执行,家庭中两个孩子之间年龄差距较大的情况也普遍起来。这类家庭的家庭生命周期是重叠的,一个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而另一个孩子刚出生,那么家长要同时承担着新父母的角色和青春期父母的角色,这对家庭的考验更为严峻。  人到中年,父母逐渐老去。感同身受之下,中年人与年迈父母的关系逐渐亲密,曾经有过的冲突也慢慢缓和。他们会花更多时间陪伴和照顾老人。当然,照料他人本身也会带来经济、身体和情绪上的负担。因此,处理与父母的关系,是中年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生活中的心理学阅生活悦自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76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