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面向“十三五”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

封面

作者:张海丽等

页数:202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3024246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师德是教师发展的根本保障,它无形地影响着教师教育能力和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面向“十三五”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以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依据编写,分为教师职业道德概述、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范畴、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和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法律六个章节。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面向“十三五”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以生动的案例为载体,结合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特点,融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于一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鲜明的时代性。

目录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节 道德与职业道德
一、道德
二、职业道德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四、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
第三节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研制背景
二、《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三、《专业标准》的结构与基本内容
四、《专业标准》实施的意义

第二章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第一节 幼儿教师的职业理想
一、职业理想的含义
二、职业理想的作用
三、做一个有职业理想的幼儿教师
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职业义务
一、职业义务的含义
二、职业义务的作用
三、做一个自觉履行职业义务的幼儿教师
第三节 幼儿教师的职业良心
一、职业良心的含义
二、职业良心的作用
三、做一个有职业良心的幼儿教师
第四节 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
一、幼儿教师职业幸福的含义
二、职业幸福的作用
三、做一个幸福的幼儿教师

第三章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节 幼儿教师的职业观
一、爱国守法
二、爱岗敬业
三、为人师表
四、团队合作
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儿童观
一、关爱幼儿
二、尊重幼儿
三、关注幼儿生活教育
第三节 幼儿教师的保教观
一、注重保教结合
二、游戏为主,科学保教
三、家园共育,形成合力
第四节 幼儿教师的自我发展观
一、良好的个性修养
二、健康的心理
三、终身学习的品质

第四章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节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和意义
一、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
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第二节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一、提高幼儿教师道德认识
二、陶冶幼儿教师道德情感
三、磨炼幼儿教师道德意志
四、规范幼儿教师道德行为,养成良好道德习惯
五、保持健康心理,克服职业倦怠
第三节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原则
一、知与行统一
二、动机与效果统一
三、自律与他律结合
四、继承与创新结合
第四节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一、加强学习
二、注重实践
三、坚持内省和慎独
四、积善成德

第五章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第一节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含义与内容
一、职业道德评价的含义
二、职业道德评价的内容
第二节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与功能
一、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
二、职业道德评价的功能
第三节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与方法
一、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
二、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

第六章 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法律
第一节 幼儿教师职业法律素质
一、职业法律素质的含义及特征
二、幼儿教师职业法律素质的作用
三、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职业法律素质
第二节 与幼儿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相关法律制度
二、典型案例
第三节 与幼儿相关的法律
一、相关法律制度
二、典型案例

附录 幼儿园工作规程
参考文献

节选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面向“十三五”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  (一)实现的条件  1.了解幼儿教师自身特点  幼儿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具有其职业的独特性。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有崇高的理想、坚定正确的政治觉悟和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需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艺术知识,掌握幼儿生理、心理的科学知识,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要求幼儿教师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作为行动的准则;要求幼儿教师应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学习精神,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及专业水平,并能熟练运用专业技能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这些要求决定了幼儿教师应对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做到心中有数,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并从自身受教育程度、个人特长、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实际出发,结合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在日后的工作实践中,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培养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专业能力,时刻准备迎接所在职业的考验,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逐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2.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  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制的第一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影响。由于受教育对象是3~6岁的学龄前儿童,其身份的特殊性要求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具有不同于其他教育阶段教师的特点:①工作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②工作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③工作过程要具有创造性和示范性;④工作周期的长期性和滞后性。因此,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所以,幼儿教师必须要了解自己的职业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理想,并做好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努力奋斗的思想准备。  3.了解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  幼儿教师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在我国,这样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学习是通过职前的培养来进行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幼教师资培养方面发挥着主体作用,尽管近年来全国各地一些院校增建了学前教育专业来培养幼儿教师,但社会对幼儿教师需求量增加的同时,也在逐渐对幼儿教师的整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调研资料表示,各幼儿园渴求“热爱幼儿教育、学历较高、有一定教改科研能力、幼儿教育理念新、教学基本功扎实、技能全面、心态好、愿意长期在本园工作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充分说明社会对高素质幼儿教师需求量很大。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应该对本职业在社会中的需求情况做到了如指掌,提高分析和预测职业需求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把握本职业的发展趋势,加强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未来的幼教职业生涯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面向“十三五”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76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