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狄锡杰
页数:246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0095333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跳出拳术的圈子,从文化的角度论述太极拳。他从研究太极拳对象、习练内容、习拳人应具备的风范等方面去认识太极拳;以太极拳的文化内涵、艺术品位、“三教”基础去深刻理纠太极拳;以内核要论、科学依据、发展趋向去把握太极拳。本书强调把太极拳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阴阳相修””性命双修”规范自己的行为,把以人为善,舍己以人作为与人交往的戒律,把天人合一、顺其自然视为遵循准则,不单是教人练拳,更是让人提高文化素养,从而使太极拳技击功能、健身功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功能得到全面发挥。
作者简介
狄锡杰,1948年生,1969年开始学练武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毕业于辽宁大学,辽宁省抚顺市文化局退休职员。现为辽宁省抚顺市武术协会顾问,抚顺市武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
目录
第一节 概念
第二节 产生和传播
第三节 门派
第四节 广义和狭义太极拳
第五节 太极操与太极舞
第二章 研究对象
第一节 太极理论与太极拳
第二节 自然属性
第三节 气是沟通人与自然的纽带
第三章 太极拳练“精、气、神”
第一节 精
第二节 气
第三节 神
第四章 习练内要
第一节 基本功
第二节 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三节 练拳四要素
第四节 太极三乘
第五节 想、看、听习练法
第五章 太极风范
第一节 评价太极拳习练的标准
第二节 太极人应具备的风格和品德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与太极拳
第六章 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太极拳与国学
第二节 太极拳与国粹
第三节 太极拳与琴棋书画
第四节 太极拳与诗词歌赋
第七章 太极拳的艺术品味
第一节 修心艺术
第二节 修身艺术
第三节 修为艺术
第四节 养生艺术
第五节 技击艺术
第八章 三教思想共铸太极拳
第一节 道家思想
第二节 儒家思想
第三节 释家思想
第九章 明了三大课题
第一节 阴、阳
第二节 五行
第三节 八卦
第四节 指导意义
第十章 太极拳与其他
第一节 太极拳的数学意义
第二节 太极拳的力学原理
第三节 太极拳的教与学
第十一章 内核要论
第一节 走近太极内核
第二节 走出误区
第三节 克服五病
第十二章 发展趋向
第一节 练意为本
第二节 与时俱进
第三节 用现代科学认识发展太极拳
附录一 武式太极拳传承
附录二 精选九篇
后记
节选
《走进太极内核》: 太极拳原本就无门派之分。杨露禅、武禹襄、全佑、孙禄堂等先贤们各自开创了太极拳特色的一代新风。他们的初衷并不是想别出新裁、另立门派,而是在所学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和长时间的努力探索,练出了自己的特点,有了新的风格,从不同方面发展了太极拳。是后人为了区别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风格,才在他们所练的太极拳前面加上了他们的姓氏。后来,人们觉得以姓氏命名有很大的局限性。太极拳已走出了家族的大门,不是哪家哪户的。它已打破了家族传承的体系,广泛向社会传播,各氏太极拳都出现了许多外姓子弟习练和传承。因此,用姓氏来划分太极拳的种类已不准确。于是便把氏改为派,原来的陈氏、杨氏等太极拳便改成了陈派、杨派太极拳。但后来又有人认为把太极拳称呼为某某派,容易让人联系到武术的“宗派”“门派”,所以这种称呼一度被许多人采用过,却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于是又把“派”改成了“式”。迄今,以“式”来命名较为通用,并被社会认可。 应该说,人们现今习惯地把太极拳分别称为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也是不完全准确的。太极拳是一家、一派,陈、杨、武、吴、孙各式,只是太极拳的不同练法,各自有各自的风格特点,不能认为是不同门派的太极拳,国粹京剧是分派的,但是它没有把梅兰芳大师的梅派艺术叫作梅式京剧,也没有把马连良先生的马派艺术叫作马式京剧。而称之为京剧梅派和京剧马派。因此,太极拳准确的称呼应该是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杨式等。这就如同中国北京、中国上海,不能称为北京中国、上海中国一样,不能偏正颠倒、本末倒置。但是,现今把太极拳称作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的说法已成为人们的习惯,这么叫下去也算是顺其自然、合于众意吧。 可令人不解的是,目前太极拳的名目越来越多。什么循环太极拳、四维太极拳、轩辕太极拳、如是太极拳,甚至还有原地太极拳、轮椅太极拳等。这些为太极拳乱加定冠词的拳,都是那些对太极理论不求甚解、对太极拳的创意不负责任的人随心所欲,强加给太极拳的种种面纱。如果这样,盲人可以编造一套闭目太极拳,瘸子也可以编造一路虚实太极拳,躺着练可以编一套仰式太极拳,趴着练就可以编一套卧式太极拳了。太极理论包罗万象,太极拳特色繁多,但不是什么都是太极理论,什么都是太极拳。太极拳必须正名,太极理论必须还原其本来面貌。当今,在公园、在河边、在广场,太极拳被练得五花八门、千姿百态,其根源就是太极拳理论被庸俗化、被“普及”化的结果。 把太极拳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的人,并非想败坏太极拳的名声,而是对太极理论缺乏真正的理解,把本来是太极拳的某种练法,当成是某种太极拳了。但也不排除个别想出人头地的人,他们异想天开,妄图自立门派,在太极拳前面随意加个名词或动词,拳就成了他的,他就可以成为开创太极拳先河的名师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