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磊
页数:285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41981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税收遵从行为的经济与心理研究》从利他主义和社会偏好视角考虑税收遵从,提出成立税收情绪管理部门。结合对税收管理措施进行评价分析,提出更多的税收遵从异象。通过对税收的社会心理和纳税人个体心理分析,以期发现影响税收遵从水平的人性层面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同时,书稿还提出了税收遵从心理学研究框架。
本书特色
赵磊著的《税收遵从行为的经济与心理研究/经济体制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前沿论丛》通过对税收的社会心理和纳税人个体心理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影响税收遵从水平的人性层面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其中,社会思维、社会影响、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范畴可以为税收遵从分析提供理论框架,很多角度非常具有启发性。本书提出了税收遵从心理学研究框架,并在这个框架内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目录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目的
三、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理论成果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和篇章逻辑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基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税收遵从决策
第一节 税收不遵从行为的性质与类型
一、社会学和心理学视野中的遵从
二、税收遵从概念与分类
三、税收不遵从行为辨析
第二节 税收不遵从行为的一个现实案例分析
一、税收规避行为的实现:一种典型选择
及税法对待差异
二、股权式资产转让的实质违法性分析
三、股权式资产转让现行税法规制梳理与探究
四、反避税立法思考
第三节 关于A-S模型的数理验证和经验检验
一、A-S模型主要内容
二、谨慎的结论与实证经验
三、关于A-S模型数理验证和经验检验
第四节 基本评价、数据检验和政策建议
一、简单评价和异象总结
二、现实验证:数据选择
三、现实验证:验证结果
四、传统经济学视角的遵从政策建议
第三章 税收的社会表征及社会调查
第一节 税收社会表征理论简述
一、社会表征理论与税收社会表征
二、税收的主观知识和心理概念
三、税收态度与税收道德
四、税收遵从的行为控制:感知和决策
第二节 税收社会表征调查描述性分析及检验
一、问卷设计与资料来源
二、受访者的属性分析
三、问题设计主要考虑
四、税收遵从意愿调查结果分析
五、各维度问题调查结果的相关性检验
第三节 税收社会表征调查数据因子分析
一、分析方法原理
二、模型实证分析
第四节 问卷评价、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对问卷调查及分析的评价
二、问卷调查结论小结与研究需要扩展
三、对策与建议:税收宏观治理视角
第四章 税收遵从决策的行为经济学研究
第一节 行为经济学研究综述
一、标准经济学模型的研究异象
二、行为经济学模型的解释
三、行为财政学研究范围与税收领域考察
第二节 税收遵从传统异象的验证与扩展
一、税收有限理性的有效依据
二、传统税收遵从异象分析
三、税收遵从异象的延伸考察与解释
第三节 前景理论与税收遵从决策
一、前景理论框架简述
二、税收遵从前景的编辑
三、税收遵从决策前景的评估和异象解释
第四节 税收预缴制度基于前景理论的实证研究
一、参考点的选取
二、模型框架
三、模型假设前提及参数设定
四、模型分析
第五节 纳税人的心理核算
一、心理核算理论的形成
二、心理账户的运算规则
三、纳税人的心理核算
第五章 税收遵从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一、传统理论中的异象与非传统理论的欠缺
二、税收遵从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框架
三、税收遵从行为的研究角度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直觉判断在税收遵从行为中的应用及检验
一、社会心理学中的直觉判断理论
二、影响税收遵从直觉判断生成的因素
三、影响纳税人税收直觉判断因素的实验检验
四、直觉实验的不同维度启示
第三节 纳税人群体意识与从众行为的实验研究
一、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与从众理论
二、纳税人适用群体与从众理论的合理性分析
三、纳税人群体从众行为的现实表现
——基于实验的检验与结论
第四节 税收情绪
一、情绪与判断
二、税收情绪的类型
三、税收情绪对税收遵从的影响
四、最优税收界限:情绪理论与
一道德层面的解决方案
第六章 互惠理论视角的税收遵从治理策略
第一节 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国际经验借鉴
一、纳税服务关系客户化和权利法律化
二、税收战略成为税收管理国际新趋势
三、税收风险管理的持续改进
四、对大中型纳税人实行专业管理
五、国际税收合作与竞争
六、小结与启示
第二节 互惠偏好与税收遵从
一、互惠偏好对税收不遵从问题的回应
二、社会偏好
三、公平互惠理论
四、税收关系互惠假设理论与现实基础
第三节 征纳互惠关系构建:税收战略视角
一、互惠理论对税企关系的审视与改进
二、构建可信赖的税收制度
三、新型税企关系的建立
四、健全征纳双方信息披露机制
五、打造透明中立税收执法程序
六、其他
第四节 税收立法互惠考量与公平需求
一、税法及税法的复杂性
二、复杂税法对纳税人心理的影响
三、公平原则在税收立法中的意义与具体化
四、税收法律关系的私法化和协调性
第五节 税收情绪管理:实践与微观视角
一、税收情绪专门化管理
二、纳税服务在税企关系构建中的应用
三、优化和透明公共产品供给
四、税收文化和共同价值培育
五、税收争议的合作型解决模式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税收遵从行为的经济与心理研究》: (二)股权式资产转让的税法分析 股权式资产转让税收规避行为产生于私法意思自治与税法形式理性的矛盾,通过滥用法律形式的可能性,采取不具商业合理性的异常迂回行为,使税法的立法初衷难以实现,违反了税法中强行性规定的意图。 首先是导致税收基本职能失效。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法基本宗旨就是保证税收职能作用有效发挥。税收职能是税收所具有的满足国家需要的能力,以国家行使职能的需要为转移,是税收内在功能与国家行使职能需要的有机统一,具体包括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三大职能。股权式资产转让利用了现行税收政策的漏洞,通过异常的法律安排造成营业税及其他各税失去征收形式条件,造成国家税款流失,导致税收财政职能失效。土地增值税与契税立法的重要目的是规范不动产交易市场秩序,合理调节土地增值收益,而股权式资产转让使得性质相同的市场行为产生不同的经济效果,国家通过税收杠杆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落空。 其次是违背量能课税原则。量能课税最早是一种财税思想,如今已经上升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原则,核心是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负担能力相同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同税负不同。量能课税原则不仅成为针对税收立法的指导理念、税法解释的准则,同时还是税法漏洞补充的指针和行政裁量的界限。股权式不动产转让行为中,交易主体通过将土地使用权包装成股权,从形式上切断了流转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等税收政策与市场行为的关联,造成相同经济实质课征差异很大的税收,明显违背量能课税原则。实际上,股权式资产转让行为在征管实践中争议仍然很大,由于现行税收法律法规未作明确规定难以认定为避税行为进行补税,进行反避税处理的案件均是个案。 最后是对税收法定主义的滥用。税收征管实践中对股权式资产转让性质的认识是一致的,均认为以股权形式进行不动产交易不属于正常的商业选择,但之所以很少按照资产转让进行征税的原因就在于有观点认为这符合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对其进行纳税调整违背税收程序法。虽然税收法定主义是指导税收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原则,但其应用必须与实质课税主义相联系,对股权式资产转让进行纳税调整也并未超出税法的接受能力。本案中R地块使用权的转让是以A公司股权的形式进行,对股东C公司来说除土地增值外只有税收利益,并未产生实质经济效果,以侵蚀国家税款以及逃避土地监管为目的而成立的企业自然不能归于合法范畴。按照实质课税原则,当课税要件事实的形式与实质不一致时,只能依照其实质加以判断,因此对其按照房地产交易进行税务处理并不违背税收法定主义。 (三)其他部门法的实践与审视 1.刑法视角 我国刑法已经对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做人罪处理,并专门出台了司法解释。违反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以及有关行政法规中关于土地管理的规定,构成本罪的前提。本罪以情节严重为必要条件,表现形式有两种: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将合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给他人;非法买进卖出土地使用权并从中牟利。司法实践中也对多起股权式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追究了刑事责任。比如2013年浙江义乌法院曾作出过此类判决,对于取得土地使用权后迟迟不开发、以股权转让之名设法将土地倒卖获利的行为作出有罪判决。该案中犯罪嫌疑人使用“股权转让”形式签订“阴阳合同”,名义上变更公司股东及法人代表,但实质内容为分割倒卖土地使用权,与本书分析案件极为相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