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广西高职高专学生清廉教育

封面

作者:焦春红陈成志

页数:277页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552115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 高职学生清廉教育的内涵、意义、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 我国清廉教育的历史经验总结 (包括中国古代、近代、现当代的清廉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主要内容、原则和方法等) ; 高职学生清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路径选择 (包括高职学生清廉教育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清廉教育的特点, 如何解决高职学生清廉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等。

目录

绪论 清廉教育重于山——清廉教育概述
第一节 广西高职学生清廉教育的内涵
第二节 广西高职学生清廉教育的必要性和价值
第三节 广西高职学生清廉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一讲 清廉教育古今谈——清廉教育的历史经验与镜鉴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清廉教育
第二节 中国近代的清廉教育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的清廉教育

第二讲 清廉教育困与策——清廉教育现状与路径
第一节 广西高职学生清廉教育现状分析
第二节 高职学生清廉教育的特点
第三节 走出高职学生清廉教育困境

第三讲 清廉是做人的本分——扬正气忠心报国
第一节 志存高远——甘守清廉报国家
第二节 人民至上——俯首甘为孺子牛
第三节 与时俱进——时代呼唤清廉人
第四节 浩然正气——拒腐防变警钟鸣

第四讲 清廉是驱邪的“照妖镜”——抗诱惑一尘不染
第一节 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
第二节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
第三节 色字头上一把刀

第五讲 清廉是幸福的“护身符”——尚大义为民谋福
第一节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第二节 见利思义
第三节 福祸相依

第六讲 清廉贵在修身——修大德清醒自律
第一节 做人要修德
第二节 做人要保持清醒
第三节 做人要自律

后记

节选

  《广西高职高专学生清廉教育》:  义利论的主要观点有四:一是义以为上,以义制利。代表人物为孔子和苟子,这是儒家义利观的主流思想。《论语·宪问》中记载:“见利思义”,《论语·里仁》中记载“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都是孔子所述。荀子以性恶论为基础,认为义就是制诸利而存,《荀子·性恶>记载“人之性恶”,所以《苟子·强国》说道:“夫义者,所以限禁人之为恶与奸者也”;二是重义贵利,义利统一。代表人物为墨子,这是墨子“兼爱”思想在义利观上的体现。《墨子·天志下》中表述:“义者,正也……。”墨子认为义就是正义的意思,其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意思,消极之意为“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而积极之意则为“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对利也分公私,前者“天下之利”是也,后者“贼人以利其身”。倡导“兼爱”强调“互利”,义利统一。《墨经》中就阐述:“义,利也”,这里的利即为公利之意;三是绝义弃利,义利双遣。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这是道家核心思想“道法自然”的延伸。在老子看来,天道是自然无为,无私无欲,而人道取法于天道而生。无论义利都是背离天道和人的自然本性,是人造出来的,应该抛弃。同时,老子辩证认识论认为,天道即自然,是物质本源,其余都是相对而生的,如善恶、美丑、好坏、义利等。谈及善必涉及恶,因为他们的相互存在,彼此包含的,求其一必得二,只有义利双遣才能“返璞归真”。就此问题的观点,庄子较老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就此形成了道家独树一帜的义利观;四是重利轻义,以公灭私。代表人物商鞅和韩非,这是建立在法家有关人性趋利避害的论点基础上。商鞅在《商君书·算地》中所述:“民生则计利,死则虑名”,韩非在《韩非子·备内》有记载:“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与之呼应。针对人性的追求私利,相互攻伐的心理,仁政义举只能弱乱天下,唯有明法制,去私恩,将功利视为衡量人的价值标准。《商君书·画策》记载:“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韩非子·诡使》记载:“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矣。私者,所以乱法也”。  公私之辩由义利论衍生而来,义分公私,利也分公私,公私就是检验人生道德观的尺度。我国传统道德范畴内,公私之意较为宽泛,要结合一定的历史条件加以理解。主流认知“公”为公利范畴,既有整体、全局、国家之说,又有公有、公平、公正之意。“私”为私利之说,既含有自我利益、个人利益,又包括私情、私意等问题。公私是一对历史范畴,就其总体演化发展而言,历史大家们对其认识是趋同的,基本观点有四:一是清正廉明,克己奉公。这是在公私关系上对为政者基本的道德要求。孑L子在<>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广西高职高专学生清廉教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60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