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贵苍、郭建玲
页数:223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25065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对外汉语教材,收录了中国家喻户晓的经典古诗,旨在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很具特色的文化意象,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全书共15章,按主题划分,内容涵盖花卉、季节、山水、哲理、感怀、亲情、友情、爱情等;所选诗歌体裁丰富,包括汉乐府、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等等;每章包括主课文两首到三首诗歌及扩展阅读两篇到五篇。
本教材适合全日制本科三年级及以上水平的留学生使用,热爱汉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外读者都可阅读学习。
本书特色
“’中国风’文化读本系列” 是一套对外汉语教材,同时也适合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中外读者阅读,全套书共六本。编写团队是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孔子学院院长或一线教师,选材十分贴合留学生的学习需求,力求“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
下载课件、获取课件密码、各种资源包以及人工客服,请关注清华社官方微信服务号qhdxcbs_js,一站式帮您解决各种图书问题。
目录
第一章 桃花………………………………………………1
课文一 题都城南庄 …………………………………………………….2
课文二 大林寺桃花 …………………………………………………….5
第二章 莲花……………………………………………..15
课文一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
课文二 小池 ………………………………………………………………19
课文三 江南 ………………………………………………………………22
第三章 梅花……………………………………………..31
课文一 卜算子·咏梅 ………………………………………………..32
课文二 梅花 ………………………………………………………………35
第四章 春……………………………………………….47
课文一 春晓 ………………………………………………………………48
课文二 相思 ………………………………………………………………51
课文三 春夜喜雨 ……………………………………………………….54
第五章 秋……………………………………………….63
课文一 天净沙·秋思 ………………………………………………..64
课文二 山行 ………………………………………………………………67
课文三 枫桥夜泊 ……………………………………………………….70
第六章 月……………………………………………….79
课文一 静夜思 …………………………………………………………..80
课文二 望月怀远 ……………………………………………………….83
第七章 玉……………………………………………….93
课文一 诗 经·卫 风·木瓜 ……………………………………….94
课文二 芙蓉楼送辛渐 ……………………………………………….97
第八章 哲理……………………………………………107
课文一 草 …………………………………………………………………108
课文二 登鹳雀楼 ……………………………………………………..111
课文三 题西林壁 ……………………………………………………..114
第九章 感怀……………………………………………123
课文一 春望 …………………………………………………………….124
课文二 题林安邸 ……………………………………………………..127
课文三 江雪 …………………………………………………………….130
第十章 惜时……………………………………………139
课文一 金缕衣 …………………………………………………………140
课文二 长歌行 …………………………………………………………143
第十一章 亲情和友情…………………………………151
课文一 游子吟 …………………………………………………………152
课文二 送元二使安西 ……………………………………………..155
第十二章 爱情……………………………………………165
课文一 竹枝词 …………………………………………………………166
课文二 鹊桥仙 …………………………………………………………169
课文三 长恨歌 …………………………………………………………172
第十三章 节庆……………………………………………185
课文一 元日 …………………………………………………………….186
课文二 清明 …………………………………………………………….189
课文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92
第十四章 山水……………………………………………201
课文一 望庐山瀑布 …………………………………………………202
课文二 饮湖上初晴后雨 …………………………………………205
第十五章 边塞……………………………………………213
课文一 使至塞上 ……………………………………………………..214
课文二 凉州词 …………………………………………………………217
节选
1. 崔护(公元772—846年):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唐朝诗人。2. 南庄:诗中的南庄在长安,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附近。3. 桃:常见果树,春天开粉红色花朵,果实桃子在夏天成熟,是非常受欢迎的水果。中国人习惯用桃红柳绿来说明春天到了。中国人四季赏花,春赏桃,夏赏莲,秋赏菊,冬赏梅。桃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来形容女子美丽;桃花也代表爱情;有一处盛开桃花的地方叫世外桃源,那个地方指理想家园;相传桃木有辟邪驱鬼的作用。 1. 题:书写。 2. 都:国都,唐朝的国都在长安,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附近。3. 今日:今天。4. 此门:此,这。此门,这扇门。5. 人面:面,脸,这里指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6. 不知:不知道。7. 去:一作“在”,意思是不知道到哪里去了。8. 依旧:像原来一样。9. 笑:微笑,这里用来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10. 春风:春天的风。春天的风温暖湿润,吹在人的脸上很舒服。去年的今天,(在长安南庄的)这户人家,(我看见一个美丽的姑娘站在盛开的桃花树下。)姑娘你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相互映衬,分外红艳。(过了一年,我又来到这个地方。)姑娘啊,(我是多么想再次遇到你,可是却)不知道你现在去了哪里?(只有那满树的)桃花(对着失落的我,)依然笑盈盈地在温暖的春风中盛开。 全诗共四句,包含两个不同却又十分相似的场景。场景一:“寻春遇艳”;场景二:“重寻不遇”。场景一是诗人的回忆,回想去年这个时候在这个地方看到的场景:有一个美丽的姑娘站在桃花树下。姑娘粉红色的脸庞像桃花一样美丽。这个场景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场景二写的是现在,诗人再一次来到了这个地方,希望再次遇到那个像桃花一样美丽的姑娘,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只有这一树的桃花在春风中盛开。诗人采用对比的手法,在两个相似却又不同的场景中,将“去年今日”“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好与“今年今日”“人面不知何处去”的失望作对比。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诗人才特别能感受到失去美好事物的失落。这首诗传达的是一种普遍性的人生体验:有时,你会在偶然、不经意间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有意去追求时,却无处追寻。这也许正是这首诗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